10月18日晚,“金秋文化艺术季”2024京津冀戏曲展演季——基层戏曲院团优秀剧目示范展演活动在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裴艳玲大戏院)上演,衡水市河北梆子剧团《华家口》的精彩演出引起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河北梆子《华家口》是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确定的2024年省重点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和2023年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项目,荣获第十四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该剧由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市文广旅局组织策划,衡水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演出。



《华家口》以衡水世界文化遗产点“华家口夯土险工”为素材,讲述了一个关于大运河保护与发展的故事。衡水籍归侨赵长河为回报家乡,准备在运河边建水上乐园,以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当地文保人员周淑琴担心破坏运河生态,反对项目建设……最终两人达成共识,在保护运河的前提下重新规划设计项目,一起带领乡亲们致富。该剧于2024年1月20日在河北衡水保利大剧院首演,此次经过打磨提高后亮相基层戏曲院团优秀剧目示范展演,为石家庄戏迷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戏曲盛宴。


演出当晚,气氛热烈,座无虚席,跌宕起伏的情节,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动情处不少人热泪盈眶。“静静流淌的运河旁,万亩梨花和桃花竞相盛开,不远处的村庄错落有致……”舞台上这些场景,正是衡水大运河沿岸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的生动写照。此外,剧中还融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景县风味小吃粉玍达,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道具,在剧中多次出现,让观众们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人物有血有肉,情节有笑有泪。“没看够,再来一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掌声喝彩声经久不息。衡水市河北梆子剧团负责人魏力民介绍,今年全国、全省召开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会议,又值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创排这部剧,正是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运河文化的生动艺术实践。《华家口》第一次将衡水本地的世界文化遗产搬上舞台,融合文化遗产、工匠精神、文物保护、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多种元素,在运河题材舞台剧创作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展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


通讯员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