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中医药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衡水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持续推进实施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3.0版跨越式发展,要求各大医院打造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创立共建共享共治共赢的新模式。
从挑战中抢抓机遇、在敢闯敢拼中不断突破。为把本院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做优做强,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快马加鞭,推动项目早实施、快落地、见成效。目前,该院骨科、肛肠科、眼科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科、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示范科协作关系,开展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诊疗技术和手段,提升了百姓就医幸福感和获得感。
衡水四院 、望京医院联合门诊共同会诊
通过屏幕,两家医院医生实现“会面”。
“您好,程桯教授,我们的患者过来了,可以开始了吗?”
“没问题,影像资料我都看过了,可以开始。”
7月18日上午9时,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创伤骨科李晓毅、手足外二科刘永峰、关节一科范新军医生准时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副主任程桯教授发起了远程会诊申请。
“这个患者三天前下楼梯扭伤左侧脚踝,肢体活动受到限制。我们考虑是踝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计划着石膏外固定3周后再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程教授您看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通过核磁结果,可以明确你们的诊断。我的建议也是先行石膏或支具外固定3周,3周后检查踝关节是否稳定以及是否还有疼痛,再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如果踝关节韧带损伤前期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以后极有可能遗留慢性踝关节不稳,反复扭脚,遗留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活动。”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在3周后一定要正常的负重行走,让功能最大程度恢复。”程桯教授边看检查结果边介绍国际上先进的治疗理念,为四院医生打开了通往世界的一扇窗。
会诊中,还有大腿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感染的患者、运动损伤后膝关节长期疼痛的患者……程桯教授通过线上问诊方式,与市四院医生和患者一一交流,提供了详细的诊断和建议,并为每一位患者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耐心解答了患者和家属的疑问。
会诊过程温馨而高效,程桯教授和市四院医生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态度,并强调医患之间的信任合作是战胜病魔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何通过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视频会诊等数字化手段,最大程度发挥效能,真正做到便民、惠民、利民?四院人矢志不渝地摸索和实践,在增加远程会诊“朋友圈”、扩充知名专家队伍、扩大会诊病种覆盖面、提升会诊质量效率方面取得实效。
此次会诊,借助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市四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同开启了“名医线上诊疗”活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程桯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何海军教授定期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对市四院患者进行诊疗。
程桯教授与患者交流
“一方面,帮助衡水四院医生开拓国际视野,让前沿理念更早、更及时地融入基层;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向衡水四院学习他们在骨科诊疗领域所积淀的治疗理念和特色手段。这对望京医院和衡水四院来说是双赢,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患者。”程桯说,“基于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双方的合作将逐步拓展到医院管理、临床科研、队伍建设、区域协作等广泛领域,朝着全方位、全层次、全地域方向迈进,打开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
目前,市四院依托远程会诊中心已与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业务,储备千位专家,涵盖各个科室,均可为患者实施远程会诊。
远程会诊的发展不仅为患者减轻了成本负担,更实现了技术下沉。结合会诊病例,双方医师团队一边会诊,一边探讨交流,有效提升了衡水医疗服务能力。
今后,市四院将继续与大院名院开展深度合作,扩大远程医疗辐射范围,促使更多专家通过医疗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