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水毁修复项目6月底全部完成……今年以来,衡水市水利局在全面复盘 “23.7”洪水防御经验基础上,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
汛期前,市水利局强化在建项目建设管理,加快实施水毁工程修复,截至目前11个水毁修复项目已完工5个,剩余的正全力推进,6月底前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提升我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33个度汛项目全部落实安全度汛责任,实行“一个项目一套预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强化统筹、加强调度,力争12月底前完工。同时,他们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今年又谋划项目24个,已全部列入国家发改委超长期国债项目清单。
市水利局还重新修订完成《献县泛区运用预案》《衡水市防汛资料手册》等方案预案,围绕河道、蓄滞洪区、闸涵枢纽等重点,深入开展问题隐患排查,累计排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29项,已全部整改完成。加强蓄滞洪区管理,协调指导饶阳、武强对蓄滞洪区围堤、隔堤及分洪口门进行排查,做实做细人员登记,设立警示风险标识,发放转移明白卡,确保遇到险情群众第一时间能转移到位。
进入汛期后,该局将持续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洪水过程、洪峰流量、水位以及出现时间等监测预报,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