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益组织风采,传递社会正能量。5月31日,衡水日报社全媒体走基层采风团在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义朋的带领下,走进衡水爱之光公益协会,通过采访、座谈等形式,挖掘典型、凝练亮点,用深情的笔触和真实的镜头记录下感人的事迹,共同营造新时代新征程公益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五月的湖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四野生机澎湃。下午3时30分许,采风团一行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来到位于市区京衡北大街的衡水爱之光公益协会驻地。图书室、荷姐姐红娘平台、文化长廊……每到一处,采风团都认真参观着、采访着、记录着、感触着,墙上张贴的一帧帧照片和照片背后一个个感人故事,直抵每一位采风团成员的内心,给大家带来最温暖的力量,最柔软细腻的感动。每一个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希望,温暖了人心,为我们传递着仁爱、奉献、传承、拼搏……
衡水爱之光公益协会初创于2004年,协会自成立至今,本着“助残扶弱,服务社会,无私奉献,传播爱心”的宗旨,以“志愿、奉献、友爱、互助、进取”为准则,致力于助老、帮困、助学、环保等公益活动,用爱心和平凡的善举温暖着社会。协会成立20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达350万元;先后筹集善款21万余元,帮40多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为河北灵寿山区贫困家庭捐赠衣物达15万余件、图书10万余册;志愿者们还经常去养老院和特教学校等地慰问,为特殊人群献上一份爱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会长尹新梅的带动下,爱之光公益协会现已发展成为有50余家爱心企业和1000余名志愿者的大型公益组织。
座谈会上,尹新梅介绍了自己的故事和衡水爱之光公益协会的发展历程及理念,并向报社对协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报社多年来正确引导舆论,反映群众需求,深得全市人民喜爱。”尹新梅表示,这次报社“走基层”活动走进爱之光公益协会,是对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关爱,对广大志愿者起到了激励鼓舞作用。尹新梅说,她创办“爱之光”的初心是自己收养患病弃婴得到社会各界帮助后对社会的反哺,希望报社及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公益事业,讲好衡水故事,多为协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协会走得更远、更高、更好,持续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
报社采风团一行被衡水爱之光公益协会的善举深深感动,座谈会上,他们还对协会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了细致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衡水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义朋表示,这次走进爱之光公益协会是全媒体格局下,报社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创新“开门办报”的生动实践。他希望报社要当好“陪跑员”和“服务员”,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立体化宣传公益事业,通过官方主流媒体的力量,营造向上向善的浓厚学习氛围,让公益成果获得更多公众认知,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关注这份爱心事业,用行动支持身边的公益事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慈善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稳定发展的社会事业,更需要媒体的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这是一次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采风,也是一个携手发展、加强交流的难得机会。今后,双方将共享资源、相互赋能,相信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报社的助力,衡水爱之光公益协会一定会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公益事业,让行善乐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衡水道德高地再添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