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878个旱碱麦种植村


实现一村一名技术人员全覆盖


昨天,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组建起1108人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旱碱麦技术推广队伍,重点推广旱碱麦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7个县(市)、58个乡(镇)的878个旱碱麦种植村实现一村一名技术人员全覆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聚焦建设“一基地、一园区、四体系、多样板”的重点任务,我市不断强化组织推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在育种体系建设上,我市制定了《沧州市旱碱麦育种体系2024年工作计划》,组建种质资源收集等5个专家团队,已调查种质资源204份,引进小麦品种资源125份,对15个遗传群体抗寒耐盐性进行调查。在种植体系建设上,我市制定了“一个规程、四类标准、七类关键生产技术、九个主攻目标”,绘制出旱碱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路径图,确定了35项主推技术规程,并将主推技术落实到20个百亩攻关田、9个千亩示范方、9个万亩高产片。在推广体系建设上,明确了重点推广的旱碱麦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推广队伍,7个县(市)、58个乡(镇)的878个旱碱麦种植村实现一村一名技术人员全覆盖。在加工体系建设上,沧州旱碱麦地方标准通过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审定,成立了由28家单位为成员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盐碱地农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省级旱碱麦创新团队加工与品牌建设岗位专家已获批。


2023年,全市100.2万亩旱碱麦获得丰收,亩产达到245.4公斤、总产达到24.5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22.1公斤和2.13万吨,秋播旱碱麦达到154.7万亩,种植面积扩大了54%。目前,旱碱麦已经进入拔节期,长势良好。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