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平原枪声。


老年李晓明伏案写作。


电影版平原枪声。


红色经典、抗战题材长篇小说《平原枪声》让人们记住了肖家镇。作者李晓明笔下的肖家镇,便是他的故乡枣强县肖张镇,华北平原上一个古老的集镇。


3月28日下午,天气晴朗,正是杏花盛开的时节,家住衡水市区的李晓明的二女儿李志兰、李晓明的外甥女张敬敏、李晓明的四侄女李如意驱车绕道冀州来接我,一起到枣强县肖张镇参观《平原枪声》纪念馆。


儿时的梦想与圣地


《平原枪声》的故事发生在与冀州相邻的枣强县肖张镇,距离我生活居住的冀州城区不足20公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还是孩童时就读过《平原枪声》,既有连环画,又有长篇小说。年轻时几次想去,由于忙着工作,忙着生活,但一直也没有去过。在退休一周年之际,我终于有幸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来到“平原枪声”响起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肖张镇的由来与西汉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萧何和张良有关。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大局初定,派萧何、张良、韩信来此平降,经萧何、张良周旋劝降,未动一兵一卒,未破坏一草一木,百姓未受战乱之苦,村庄未受毁灭之灾。大将军张耳和平归顺刘邦,并被封为大将军,镇守冀州。百姓为纪念萧何、张耳、张良,村名改为“萧张镇”,后演变为“肖张镇”。


从冀州城区到肖张镇,开车只需要二十多分钟。在肖张镇的十字路口处,立有一个红色雕塑,一队八路军战士,或吹响军号,或高举红旗,或手持钢枪,并写有“平原枪声肖张镇”七个金黄色大字。再向南行驶约一公里,就到了《平原枪声》纪念馆。李晓明的胞弟李慎基、李慎基的三女儿李新茹(同行的李如意的三姐)和纪念馆讲解员,早已等候在广场上。


本地人习惯说的《平原枪声》纪念馆,全称叫“平原枪声——枣强抗日战争印记馆”,2019年建成。新馆是二层楼房建筑,占地总面积200平方米,展馆内容分为“唤醒民众、反抗压迫”“抗击日寇、浴血枣强”等四部分,采用图片、实物、史料等多种方式,全景式再现了枣强儿女奋起抗战、共御外侮的家国情怀,展现了枣强军民英勇无畏、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画卷。


纪念馆第四部分是“平原枪声”专题,通过照片和实物记录了李晓明战斗的一生。馆内陈列着李晓明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平原枪声》不同年代各种版本的小说、连环画、剧本、评书、光碟,以及电影、电视剧剧照,还有李晓明生前用过的书桌、木椅和板凳。


百度百科上对李晓明是这样记述的——


李晓明,原名李鸿升。河北枣强县肖张镇程杨村人,生于1920年12月。1937年肄业于枣强县简易师范。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并于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肖张区委书记、中共枣北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中共大别山固始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文艺创作室主任,湖北省文化局长,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艺术局局长等职。


李晓明兄弟姐妹八个,他是老大,下有四个妹妹、三个弟弟。1941年生人的李慎基是李晓明最小的弟弟,排行老八,与大哥相差21岁。老人个子不高,精明干练,很健谈,就是耳朵不太好,尽管戴着助听器,与他交流也需要大声喊。他对大哥写的《平原枪声》早已烂熟于心,甚至连小说背后的故事也知道不少。在纪念馆,我和李慎基老人脱离参观的人流单独行动,获得了纪念馆里没有记载的许多宝贵信息。他深情地讲述着,眼睛里闪动着引以为傲的光芒。


《平原枪声》背后的故事


1959年,李晓明、韩安庆创作的反映冀南抗日的长篇小说《平原枪声》首次出版,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作品之一。作者以激情的笔墨、鲜活的人物,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枣强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红色传奇,是枣强县抗日战争历史的真实写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经历过抗战年代的人说,那时候平原上天天都有枪声,如果偶尔有一天没有枪声,那就是在酝酿更加激烈的枪声。作为亲历了抗战全过程的李晓明,更不会忘记平原上的枪声。


1956年夏天,时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的李晓明想练习写作。提起笔来,许多老战友和牺牲了的战斗英雄们的形象涌现在他的面前,责任感油然而生,如果不把这些人物的事迹写出来,就觉得于心有愧。他决定先从打肖张镇的战斗写起,这个战斗是他亲自指挥的,故事和人物非常熟悉,一口气就写了一万多字。因为他经历了抗战全过程,这类故事很多,就一个接一个地写了一二十个,加起来有十几万字。确定了一个书名,叫《一个抗日游击队的故事》,并打印了出来,分发给领导和同事们征求意见。


但那些只是故事的罗列,离小说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时任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李尔重不客气地给他提出了意见。李尔重曾任冀南五分区地委书记兼政委,是李晓明在枣强抗战时的老上级。


武汉市委认为这个题材不错,决定作为创作重点作品来抓,并指示市作家协会派了一个叫韩安庆的年轻人帮助李晓明重新修改和完善。韩安庆是武汉市总工会干事,当时只有23岁,年龄比李晓明小一轮,当时已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有一定的创作经验。两人关在屋子里,一章章、一节节地研究、修改,六易其稿。两个人在几个月的共同创作中,也成了忘年交。不久,上海《收获》杂志陆续发表这部作品,定名为《平原枪声》,读者反响强烈。1959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将这部作品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出版了,一时间风靡全国。


半个多世纪以来,《平原枪声》多次再版并被改编为连环画、电视剧、电影、评书等,在全国广为传播,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第一个将《平原枪声》搬上荧屏的是曾经担任过枣强县文化馆馆长的马志凯(后来担任河北省话剧院院长)。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平原枪声》小说出版前有幸能看到小说草稿的人之一。枣强县离休干部张静,是李晓明在抗战时期县大队的战友,也是小说主人公马英的人物原型之一。《平原枪声》小说付梓之前,李晓明从南方专程来枣强征求张静的意见,是时,1937年出生的马志凯正在张静属下工作,因此,他有幸最早读到了《平原枪声》小说的打印稿,也萌生了要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想法。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志凯调到省文联后,便动笔改编小说《平原枪声》为电视连续剧。1988年9月,电视连续剧《平原枪声》开机仪式在原衡水地区招待处举行,李晓明专程回衡水参加了开机典礼。在电视剧拍摄的一个多月中,李晓明不但在现场指导,而且拍摄战斗场面时更是场场必到。他还邀请战友刘英、张静一起到枣强、衡水、南宫等地,选取当年和日军作战的地方作为拍摄场地,真实再现了《平原枪声》小说里描写的冀南地区抗日战争的场面。1989年,六集电视剧《平原枪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轰动大江南北。


2001年,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由何群导演,胡军、张嘉译、刘琳、李梦男主演的电影《平原枪声》。2010年,海润影视出品电视连续剧《平原枪声》,由赵浚凯、刘国彤执导,董勇、王学兵、赵子惠、杜志国、何政军等人主演。


小说人物与生活原型


《平原枪声》塑造了年轻的八路军干部马英和恋人苏建梅、县大队政委杜平、铁打硬汉王二虎、神枪手赵振江、地下工作者郑敬之、赶大车的老孟等一系列抗日英雄的形象,也刻画了恶霸苏金荣、卖国贼刘中正、大汉奸杨百顺、“白吉会”会首王金兰、日寇头目等反面人物无耻阴险而又残暴凶狠的丑恶嘴脸。其实,这些人物大多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正因如此,这部小说才深受家乡枣强人民的喜爱,他们能从书中找到自己身边的人,让人感到“似曾相识”。


多年来,社会各界对《平原枪声》中的人物形象与生活原型争议不断,李晓明生前也曾反对将小说中的人物完全“对号入座”。他说,小说不是纪实,小说允许虚构,文学形象不可能与现实中的人物原型完全吻合。一个文学形象有可能是集中了几个原型的经历和故事,甚至是一个群体的综合体现,其中肯定有许多虚构的成分。


《平原枪声》小说开场篇,肖家镇上“忽然一阵马蹄声响,一辆木轮大马车在背后停了下来,车上跳下一老一少……”老的是给肖家镇大地主苏金荣扛活的长工、赶大车的老孟头,现实生活中,他的原型就是老英雄张永言。而那位年轻人年方十八岁,个头高大、身体魁梧、英姿飒爽,一身英雄正气。他不是别人,正是小说中马英的原型之一李晓明本人。


李晓明以自己和战友们的战斗经历为蓝本,把自己和战友的形象糅合在一起,塑造了游击队长马英这个艺术形象,从马英身上能看到李晓明自己的影子。另外两个原型是当年跟自己并肩战斗的八路军武工队长刘英和县大队副大队长张静。刘英是藁城人,16岁担任县大队基干中队指导员,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化装潜伏端炮楼、智擒叛徒除祸害、击毙鬼子中队长等事迹广为流传,1944年被评为战斗英雄;张静是枣强县西太湖村人,曾任枣北县大队副大队长、县自卫大队长兼抗日民主政府武装科长。


马英的重要助手——赶大车的“老孟”的原型是枣强县刘纸房村人、抗战时任中共枣强县委委员的张永言。他手持“七星子手枪”,外号也叫“七星子”。1940年3月15日,枣强县委开会,张永言和李晓明等5名同志一路疾行,拂晓到达王均村北,但此地已被日伪军包围。他们英勇作战,殊死突围,张永言壮烈牺牲,享年52岁,其他5名同志脱险。


隐蔽战线的英雄郑敬之的原型是枣强县敌工站站长、地下党员郑润之。根据党组织的安排,郑润之带着两个儿子一起打入伪警察局,利用公开的伪职身份,截获日伪情报,营救被捕同志,策反伪军反正。在潜伏的六七年时间里,曾成功营救出包括时任冀南军区副司令员王宏坤(开国上将)的妻子在内的五六十名被捕同志。


李晓明的五位通信员相继在抗战和南下大别山时牺牲,其中赵振江和陈宝义的名字出现在了小说《平原枪声》中。赵振江是县游击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是位神枪手,作战中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实际上,赵振江牺牲在王常乡景宫伏击战村西南角的青纱帐里,是被飞来的子弹击中的。陈宝义在回家探亲的路上,在李纸房村与敌人遭遇,负伤被俘,最后被残忍杀害,敌人还把他的尸体扔到了水井里。


为了表达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小说中的两个反面人物——大汉奸刘中正和“白吉会”会首王金兰都是用的真名实姓。让英烈永垂青史,让坏人遗臭万年,这或许是李晓明塑造这些人物的初衷。


作者:杨万宁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