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月15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2169美元/盎司来看,较今年首个交易日的2058美元/盎司上涨5.4%。若拉长视野,3月15日的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了13%,更较2020年3月16日的价格上涨了43%。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元是信用货币的本质更加一览无余,黄金依然是硬通货。


文∣余翔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专家、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本文转载自《瞭望》2024年第13期,原标题为《瞭望丨国际金价大涨背后》。


1


美元“大放水”


新冠疫情期间,在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将目光投向美国,美国一度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本避风港。但2023年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回归基本面,增长的拖累因素日益突出。


经济负面因素的增多,推升了对黄金的需求,构成金价上涨的动力。其中,美元可能走弱的预期和美国经济若缺乏刺激便会走弱的“双弱”预判,是推动金价冲高的重要心理因素,尤应予以关注。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释放出来的巨额美元流动性,在美国经济增速强劲时,暂时不会映射到疲弱的美元币值上,而一旦美国经济透出“强弩之末”的疲态,美联储货币政策由“鹰”转“鸽”,美元币值必然走软,而美元币值强弱和金价呈负相关关系,美元价值下降,黄金价格必然上涨。


2023年3月初,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爆雷,在随后的半个月内,美国银行业的股票市值蒸发了2290亿美元,下降了17%。时隔一年后,以商业房地产贷款为主的纽约社区银行爆雷,引发市场对美国银行业危机和商业地产风险的担忧。2024年3月5日,纽约社区银行股价暴跌23%,创自1996年10月以来的历史新低。


美国金融系统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和持续高利率背景下,加剧了市场对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担忧。当前,美联储采取了自1982年以来最为激进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国债的期限利差长时间倒挂,暴露了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美国中小银行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上更依赖于利差。其中,资产规模在10亿至2500亿美元的中小银行,净利息收入的比重已经升至超过75%。美联储基准利率的持续维持高位,进一步侵蚀了中小银行的利润空间。投资者对美国银行业健康状况的担忧加剧,中小银行在持续高利率环境下的脆弱性,令市场担忧可能引发类似次贷危机般的银行业动荡。


2024年以来,美国ISM制造业PMI低于预期,推动美元走弱。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升温。美联储理事提出的在债券市场“买短卖长”,让市场猜测美联储将加大短期国债的购买规模,进一步释放流动性。这种操作加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疑虑。


美元的“大放水”让美元的币值成为“堰塞湖”。拜登政府相继推出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代表是《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同期,美联储也释放天量流动性,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也一度扩张至8.9万亿美元的历史高点。


根据美国财政部2024年1月2日的通报,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总额已经突破34万亿美元。虽然美联储也着手压降资产负债表,但资产负债表从2023年1月4日至12月27日(2023年最后一个统计日期)一共只压缩了8000亿美元,说明缩表之路道阻且长。


美元的泛滥及其未来潜在的风险,让重回金本位的呼声再起。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研究启动用黄金和其他大宗商品支持本币卢布。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多国重新开始研究将黄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器的可能性。


要求重新重视黄金的作用、重回金本位的呼声更来自美国国内。


美国会议员提出重回金本位,将美元货币体系交给市场。2023年3月30日,四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提出《金本位恢复法案》,目的是促进将不稳定的美元纸币与固定重量的黄金重新挂钩,以减轻通胀对经济的伤害、遏制失控的财政赤字,并挽救高度不稳定的货币体系。


2023年4月14日,阿肯色州州长正式签署《阿肯色州法定货币法案》,宣布黄金和白银成为阿肯色州的无限法偿货币,并立刻废除该州对黄金和白银征收的资本利得税。阿肯色州成为美国第四个正式承认金银为无限法偿货币的州。


在美元公信力下降,又无更好替代选择的情况下,增持黄金便成为重要避险选择。


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年,全球央行的净购买黄金总量为1037吨,距离2022年创下的纪录仅差45吨。世界黄金协会的调研显示,2023年超七成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黄金储备将增加。


2


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化


黄金价格上涨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国际力量格局的趋势性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逆全球化趋势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各国对于经济安全和独立性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这进一步促进了摆脱美元依赖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黄金以其固有的货币和金融特性成为了避险资产的首选,开启了价格的新一轮上升周期。


国际力量格局的趋势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世界经济正逐渐向多极化演变,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显著下降,而亚洲经济的分量在不断上升。


亚洲等新兴市场收入增加的“财富效应”正在推动消费者对黄金和珠宝的需求。此外,与七国集团国家的央行相比,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在投资组合中持有的黄金明显较少。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进一步增持黄金,对金价形成支撑。


其次,全球生产分工正经历重大调整。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化的步伐有所放缓,而区域化和本地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导致了全球供应链的地域性重构,从而加速了地区货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应用,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


各国央行通过降低美元占比,并提高黄金储备占比,加快“去美元化”进程,以对冲外部风险。花旗银行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去美元化进程加速,黄金将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其作为避险资产和价值储存工具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第三,数字技术的进步正引领全球产业链向更加智能化和分散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产业链的结构性重构,这对传统的全球金融体系构成了挑战,尤其是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支付体系的挑战。


因此,黄金价格的上涨不仅仅是市场波动的反应,更是国际力量格局变化深层次影响的结果。这些变化反映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新趋势,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在这种变革中重要性上升。


3


中国的应对


首先,客观、全面看待黄金的功能。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黄金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尺度,具有金融属性。因此其可作为现行信用货币体系重要的补充和支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2023年3月31日的统计数据,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共有2068吨,绝对数量上低于德国的3355吨、意大利的2452吨、法国的2437吨,更远低于美国的8133吨。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重为3.9%,低于同期日本的4.28%、瑞士的6.57%、印度的8.66%。中国有继续增持黄金储备的空间,但对其作用和投资回报应抱理性预期。


其次,应该看到增加美元以外货币交易的大趋势,顺势而为。


近年来,美国滥用美元霸权,对各国进行利益收割、对国际金融基础设施进行武器化操弄,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多元化货币储备、建立本币结算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探索“去美元化”路径。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用非美元货币进行交易,印尼总统称“这是保护本国贸易的重要方式”。巴西总统卢拉在2023年6月于巴黎举行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上呼吁新兴市场重新审视对美元的依赖。


印度储备银行(央行)专门成立的负责卢比国际化的跨部门小组于2023年7月5日发布报告称,在当前的形势下,为更好服务印度发展利益,应加快印度卢比的国际化步伐,并给出了“路线图”:采用标准化方法加强有关卢比双边和多边贸易,使卢比成为亚洲清算联盟等多边机制中的额外结算货币,鼓励向境内外非居民开放卢比账户,并将印度支付系统与其他国家的跨境交易整合。


该报告还建议应重新调整外国证券投资(FPI)机制,努力将卢比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让卢比与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共同构成货币篮子。俄罗斯联邦委员会2023年7月19日批准关于引入数字卢布并创建数字卢布平台的法律,主要条款定于2023年8月1日生效。


与此同时,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货币体系的变革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三,聚焦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和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


为此,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金融标准化建设,特别是积极参与制定超主权货币的技术标准和发行规则,提出多元和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维护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编辑 杨博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