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硬件条件、美化市容环境、改善交通秩序……近年来,衡水市桃城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理念,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了一系列民生堵点、痛点、难点,倾力打造文明城市样板,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创建为民,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风貌。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110个村庄“五化”工程建设。创新实施部门包建工作,65个区直单位变“一对多帮建”为“一对一包建”,对基础条件差、反馈问题多的老旧小区“一包到底”,开展“包建”活动1200余场,发动志愿者2万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00余个。持续推动便民市场建设,创新打造便民“微市场”11处,打造集修自行车、修拉链、衣服锁边等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便民廊厅”2片,容纳商户407户,惠及居民15.1万人。完善问题处理闭环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及“桃城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不断完善“群众反馈 社区整合 属地兜底 部门攻坚 联席解决 创城督导”的问题处理闭环机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6万个,满意度达100%。



创建靠民,开创守望初心同向同行的良好局面。广泛征求民意,组织召开“有事好商量”“咱们来座谈”“请您来监督”为主题的商户恳谈会、业主圆桌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4万条,发动群众一起解决身边的问题1.3万个,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开展“桃城周末志愿行”“党员双报到”“点亮微心愿”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全区65个区直部门、312支志愿服务队伍全面参与,发动党员志愿者3万余人次,社会志愿者达10万人次。开展以楼道杂物兑换日用品的“宝贝请出来”活动、以志愿服务时长兑换小礼品的“文明积分兑换”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共有3千余名居民参与杂物兑换,兑换闲置物品上万余件,全区26支“文明积分”志愿服务队自发开展千余场志愿活动,服务总时长达5万余小时。激发自治意愿,积极打造“红色物业联盟”,引导居民成立业委会及自治小组,已成立4个街道“红色物业”联盟,带动110家物业公司加入,成立业委会、居民自治小组300余个,建立业主微信网格群1721个,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意愿显著提升。



创建惠民,培育更多居民都能享有的创建成果。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小广告乱贴乱画等问题开展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共改造老旧小区247个,清除小广告98.8万处,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51473个。常态化开展全区绿化、美化工作,新增绿地面积3.2万平方米。持续开展道路修补工作,共整修、拓宽路面88.4万余平方米,整修路缘石2.71万米。对康宁街、报社街、鸡场西巷等160条示范街(胡同),一建生活区、民政局生活区、福园小区等266个小区和赵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华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1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进行改造提升,做到“一街巷一特色、一小区一品味”。打通政通街、庆丰街、裕华路、南门口街、滏东街等5条断头路,解决“出行难”问题。充分利用边角地、闲置地推出了“口袋公园”、生活小区“暖心角”等一大批“暖心工程”。



创建育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涵盖家风文明、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阵地,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家风家训主题街区等特色阵地建设,涵养厚重道德文化底蕴。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市民、“四有五好六无”小区等各类典型评比活动,挖掘培育各级先进典型1800余例,通过“道德模范话文明”等活动传播先进故事,在小区、小巷设置展牌、宣传栏弘扬先进理念,营造“学习先进 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桃城区历史文化名人、诚实守信等元素,在静安路、报社街、政通街、丰泽南街等绘制文化墙1.5万平方米,提升文化浸润的效果。发挥全媒体优势,发布信息、报道3000余篇,印发向市民报告、倡议书等各类宣传品30万余份,制作《我和我的城市》《我和我的社区》等系列微视频,以百姓视角讲创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