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为推理工具,采用“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按照“司外揣内”的认识模式,以气机的升降出入为评价内容,研究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变化规律,并遵循此规律诊断、治疗疾病的医学。


中医理论有两大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级各类成分在生理上相互协作,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与自然也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的时间、方位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身为一小天地”“人与天地相参”,这种联系的观点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先生常说:“皮肤病虽发于外,而本于内。没有内乱,不得外患。”简要地说明了皮肤病与脏腑的关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借助毛、脉、肉、筋、骨等的塑形作用而实现。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气化运动的五种功能体系,人体所有生理、病理活动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五脏是“内”,皮肤是“外”,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


在认识皮肤病时,中医学往往将思考的重点放在局部病变的整体病理基础上,权衡主次,做出判断。强调“有诸内必形外”。一般来说,皮肤的病理变化,往往与整体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内与外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脏腑外候,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当然,有一些疾病确实具有局限性,可以外治取效,但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注意不要损伤整体健康。


作者系衡水皮肤病医院院长孙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