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李六十年代的供销社,后冀州焖饼传人在此开饭店。张米雪 摄


流经码头李的滏阳河。张米雪 摄


距冀州城西二十公里的滏阳河畔有一村庄,很早以前叫李家庄,因其是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故称“码头李”,与滏阳河南岸之码头王、北岸之韩马庄、李后院,统称“四庄”。滏阳河水终年源源不绝,水质清澈,鱼类众多。跟从上游船只托下来的鱼类称“托鱼”,跟从下游船只爬上来的鱼鳖虾蟹称“爬鱼”。上游托下来的鲤鱼的鳞片下端有黑点,下游爬上来的鲤鱼鳞片下端有金色的点,素有“金色大鲤鱼”之称。它们汇集在滏阳河内,由于船只来往,带动鱼群来回游动布满河床,真可谓“鱼米之乡”。


清末及民国初年的码头李镇,十分繁华。“货物之往来,车马驮载,负贩襁担,颇行及远。远至元氏、获鹿山中,以迂山西至太原?”因为早年没有京汉、石德等铁路线,所以从码头李往北(如王家井、前磨头等)去的货都是从旱路用马车或人力推车运输,往南(如南宫、威县等)去的货也是从码头李走旱路运输。下游从天津来的船只在这里住脚不再往上走,上游邯郸来的船只走到码头李后,卸货也不再往下走。上游来的货船,所载基本是山货,如柿子、核桃、黑枣、栗子、缸瓦等;下游天津来的货物,大部分是煤炭、大盐、布匹、海货、百货等。当时码头李镇有很多大户商家,这些商家俗称“过载行”(就是现在的转运站),主要有与天津连号的“泰庆恒”“泰义恒”和独家的“金聚”“泰和兴”等大字号,上游下游的货物大多卸到此,再由这些商家雇用装卸工人搬运。


上下来往的客货船只交聚码头李镇,沿河约两千余米的河岸线上,每天都有上百只船停靠,每只船上有多名纤工,管船的又大都带有家眷,因此沿河两岸暂住人口有上千人之多,带动了古镇的繁荣。镇里有“万兴馆”“福合馆”“新丽馆”“月来馆”四大饭庄。镇中心有个大广场,广场南面建有一座大戏楼,每年农历五月和九月各唱七天大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河南岸的河滩上,聚集了很多的小商小贩,有十多家说书场。另外,地摊唱戏的、打把式卖艺的、到处叫卖糖果香烟的、炸馃子的、摊煎饼的、炸肉合的、烙大饼的、卖老豆腐的等等,无所不有。每天晚上,灯火通明,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由于天津的来往船只多,码头李的人们与天津人接触也多,时间长了便有一部分人偶尔也学说些天津话,所以此地又素有“小天津卫”之称。


码头李作为除了滏阳河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地势原因,上游邯郸来的船到此卸货不再往下走。下游来自天津的货船,到此也不再往上走,码头李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中转站。当时,上下来往的船只有很多讲究。天津的船,借风力的是桅杆,最大的桅杆有18—24米高,直径50厘米,桅杆顶端装有用红绸子做的“龙头凤尾”,上面点缀着许多小铜铃,迎风摆动,叮咚乱响,扯起帆篷能用多面风力。如果船上拉纤的超过十二个人,就要配备一名“甩手号”。所谓“甩手号”,就是专门一个人不拉纤,化装蔽脸,上身穿马蹄袖的马褂,头戴缨缨帽,一步三摇,扭动领号。他领的号子多是所见现编,合辙押韵,也有的是跟说快板的一样,成本大套地接唱,以使拉纤的人步调一致,十分好看。邯郸的船,用的是扒杆,扒杆大的12—14米高,直径25—30厘米,用两根杆子捆成人字形,也就是扯篷帆,用风面少,但借风力大,也是喊号子拉纤,与天津船大致相同。据说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滏阳河上仍有小型货船往返,时光不能倒流,只是现在已经无缘得见。


码头李的镖局也久负盛名,只有会友镖局一处,镖头李桐瑞。李桐瑞的师傅是北京的“眼镜程”程廷华。“眼镜程”的儿子叫程大海是李桐瑞的师兄,程大海在北京会友镖局领镖。李桐瑞靠师兄的名气,在码头李会友分号镖局当镖头。码头李会友镖局的东家是卢玉普,又称卢三牛。卢、李合伙经营几年之后,由于东、掌矛盾而分家,李桐瑞另建常泰镖局,从此码头李便有了两家镖局。两镖局分别有十多位镖师,小伙计不计其数,镖局的生意就是押运货物和镖船载人入津等。镖船起锚运行时,镖师要站在船头唱镖两千余米的距离。所谓唱镖,就是用带有韵味的彩声喊出本镖局的实力情况或曾保过什么镖,以祈沿路平安。


码头李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爱国武术家叫李尧臣(1876~1973年)。他自幼习武,14岁已在武林崭露头角,18岁进入北京会友镖局当镖师,押镖无数,身经百战。李尧臣是三皇炮捶、绵掌的重要传人之一,熟谂拳械及软硬功夫、暗器,尤精六合刀、大枪等械。他经常说,一人练武,可以强身;全家练武,可以强族;全民练武,可以强国。抗战期间应佟麟阁将军之邀,出任国民革命军29军武术总教官。他浓缩传统刀术中的精华,创编了一套实战性很强的“无极刀法”,可劈,又可刺。在喜峰口战役中,掌握了无极刀法的大刀队骁勇善战,手刃鬼子近百人,追杀日寇30余公里,缴获大炮18门。从此使日本兵听到大刀队就胆颤心惊。直到“七七事变”,李尧臣一直保留着他与29军将士们夜练大刀时用过的一盏马灯。跟李尧臣学过武术的人很多,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演闹天宫的猴拳和梅兰芳演虞姬的剑法,都是李尧臣传授的。为了捍卫民族尊严,李尧臣曾两次与日本武师比武,每次都把挑衅的日本武师打得焦头烂额,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多次请他到中南海怀仁堂去表演武术。全国的武术比赛多次请他作裁判长。抗美援朝时,为了给前方捐献飞机大炮,他率领子女和弟子四处义演;1966年,他把39件自己心爱的具有文物价值的古代兵器上交给国家。


提到码头李,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冀州焖饼”。焖饼在明朝时起源于冀州,闻名于码头李。民国时期,码头李万兴楼掌灶厨师刘立平做的焖饼非常有名。制作焖饼需用一个特制的铁锅,厚度约5—8毫米,头盔状,重10余公斤,所用饼条也必须特殊烙制,不超过3层,要擀薄烙熟,手工切条,精细均匀。制作工艺讲究“老汤香油,先炒后焖,盖锅回味,翻勺出锅”。焖饼的种类很多,有素焖、肉焖、黄菜焖、鸳鸯焖等。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焖饼色泽黄亮,筋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每年庙会时,著名京剧大师奚啸伯都要到码头李来唱戏,每次来都点名必须吃刘立平做的焖饼。有一次,其他饭店的老板偷梁换柱,想办法把自己店的焖饼冒充刘师傅的焖饼端上桌,奚啸伯第一口就尝出不同来,斥道:“这是哪儿的焖饼,肯定不是万兴楼刘立平做的!”听说了这件事后,刘立平更加注重了焖饼的精工细作,并将这一手艺传承给徒弟杨占长。1966年4月1日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乘直升飞机前来慰问地震灾民,在码头李村西召开冀县党政军民大会,号召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当时,杨占长亲自为周恩来总理做了焖饼,受到周总理的称赞。当周总理听说当年奚啸伯罢吃焖饼的事后哈哈大笑:“我不会罢吃的,我是人民的总理,只要是人民做的饭菜我都吃。不过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凡事都要用真功,你做得好,自然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你们冀县过去属古冀州,我看这焖饼应该叫‘冀州焖饼’。”“冀州焖饼”由此得名。


如今的冀州焖饼是码头李供销社的金字招牌,每天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其制作工艺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发生了变化。焖制工具由原来的特质铁锅改为了常用炒勺,为焖饼的大众化奠定了基础,但是传统的香味没有变。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客商都品尝过“冀州焖饼”,对这一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赞不绝口,“冀州焖饼”已经融入了祖国饮食文化大家庭,逐渐由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饮食,演变为一种流行广泛的大众食品。


驴肉是码头李另一特色小吃。“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驴肉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功效,治积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驴肾,味甘性温,有益肾壮阳、强筋壮骨功效。码头李驴肉小吃种类很多,主要有驴肉饼卷、驴肉火烧、驴肉火锅、驴肉拼盘、驴肉焖饼等。冀州区的驴肉馆绝大部分都出自码头李。


改革开放以来,码头李发生了巨大变化,幢幢楼房拔地而起,现有店铺150多家,名牌商品琳琅满目,农历二、七大集上有来自各地的商贩2000多个,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景象。


作者:杨万宁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