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健康,他毅然从医,为医学进步,他风雨兼程,他甘于奉献,勤奋耕耘。一碗酽酽汤药,以自然之物,医自然之身。望闻问切之中,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形神同疗,标本兼治。


潜心钻研  只为杏林芬芳


家风无言,润物无声。生于中医世家史志刚,自幼受家庭的熏陶,胸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在家庭成员的耳濡目染下,他自幼便立志行医,也希望自己能像父辈们那样,用中医为患者解除病痛。1985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的史志刚正式走上了中医道路。学习中医是辛苦的,坚持钻研中医更是艰苦的,而史志刚在中医岗位上一待就是四十年。这四十年里,他任劳任怨,牢牢坚守学医的初心,传承中医“仁医仁术”的思想,在勤奋中历练着自己,在奉献中帮助无数患者找到了生命的春天。


提及坚持中医的初心,除却受家庭的影响外,史志刚还说到了“缘分”二字。他讲起他曾经的一位患者,在年近八十岁的年纪被诊断出了胃癌。为了不让老人家折腾遭罪,史志刚与老人家属商量后,选择了中医保守治疗,不手术,不化疗,绿色抗癌,带瘤生存。“十多年过去了,那位如今已经年过九十的患者依旧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史志刚欣慰地说。看到患者在中医药调理下的状态良好,使他更加坚定了绿色抗癌的理念和用中医的方法为更多肿瘤患者解除病痛的信心。每每谈及一些被病痛夺走的鲜活的生命,史志刚的言语中总是充满了唏嘘。病魔无情,医者仁心,如果他的治疗能给患者减轻痛苦,带来健康,那便是他坚持中医道路的最大的原因与动力。为此,史志刚潜心研究中医药制剂,在浩瀚的种草药物中不断淘汰,不断探索,他研制出治疗糖尿病、老年痴呆、冠心病、肺癌等一批适合患者临床的医院中药制剂,深受患者推崇。


以己推人  视患者为亲友


在为患者的诊疗中,史志刚的态度是温和真诚的,从医这么多年以来,他始终把患者当成家人和朋友,尽心尽力的救治每一位患者,充分站在患者方面思考问题,理解患者,关怀患者。“来看病的患者,尤其是农村的患者,经常选便宜的、能报销的药。有的后续就不吃了,疗效跟不上,太可惜了。”“有的患者不注意饮食,或暴饮暴食,或心存侥幸,各类疾病年轻化……”提到曾经的患者时,史志刚连连说了几句“太可惜了”。作为医者,这是他下意识说出的感受,是他对生命逝去的惋惜,言语中折射的是他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的仁医之心,是早已融入身体和血脉的中医魂。


据他的同事说,他每天除了按时接诊外,还经常在查房、会诊中给其他科室的同事们提供指导,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心理状态和身体恢复情况等。在给患者看病时,耐心细致,对症下药,因人而异,赢得了许多患者的理解、支持与尊重。正是秉承着患者的那份信任,近四十年来,史志刚面对来自社会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一视同仁,始终细心耐心对待患者,不轻视患者的任何一个症状,不遗漏住院患者任何细微的特征变化。


爱人者,人恒爱之。在史志刚的办公室里,柜子的一角,放满了厚厚的一叠锦旗。这些都是经他手诊治过的患者送给他的。这些锦旗,不仅体现了患者对史志刚医生的感激之情和对他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他对病患倾情服务的最好证明。随手拿出来一幅,对着上面的赠与人,史志刚就能说出患者的病理症状等信息,眼神里透露着亲切与惦念……


医道无涯 学习永无止境  


工作中,史志刚是淡薄名利的。他把患者对他的赞誉与感激放在心里。不久前,史志刚成为全市唯一一名获得第三届“河北省名中医”荣誉的人。面对这样的省内最高荣誉,他却说:“一个医生的最大荣誉不是接受了多少面锦旗,收到了多少奖状,而是让患者恢复健康,让微笑重新绽放在每一位患者的脸上,这才是一个医生最大的荣誉和骄傲。”在史志刚的医学世界里,不仅有献身中医的誓言,还有让患者收获健康和幸福的愿望。


正是秉承着这份医者的初心,史志刚的行医之路走的脚踏实地,为患者治病。从每一次尽职尽责地接诊做起,做好自己的事情,担负起一名普普通通医者的责任。


不管是在门诊上的精心治疗,还是生活中的对患者的悉心指导,都离不开中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中医要一直学习,一直研究。”时刻保持学习的精神,时刻积极地吸收新鲜的知识是史志刚多年的习惯,也是他谦逊、勤勉的态度。


他常说,中医是学无止境的,“有的病治得好,有的病治疗效果不理想,这时候就要不断思考”。他说,作为医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治疗。尤其是学习的过程结合临床,时间一长,中医独特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不是把人的病症孤立来看,诊治一个病患,不仅要研究他的病症,还要结合他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来系统观察,因人因时因地,中医整体观呼之欲出。“疾病谱变化这么快,疾病的并发症在新的环境影响下,其复杂性越来越强,病患甚至呈现低龄化,这些都敦促我在学习的道路上需要永不止步。


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服务临床、言传身教培养人才,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史志刚凭借着坚实的中医理论、辩证纲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拯救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相信,史志刚的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在全市深入推进健康衡水建设的大环境下,必然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实习生 季萌 李煦睿 王欣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