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栓放下酒杯,吟一首诗,像李白一样豪放飘逸。
“冀城霸气未全收,漳水潆洄抱远楼。千家桑柘余前代,万古风流是此州。”
老栓吟罢,在场的都瞪大惊奇的眼睛。老栓不服气地说:“咋?你们觉得我老栓只会摊煎饼炸果子?”
老栓的娘死得早。23年前大雪那天,老栓的爹哆哆嗦嗦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封信,交给老栓。看了信,老栓的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他重重地点点头,像给爹保证着什么似的。
老栓在爹留下的那一片地里栽樱桃。农谚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老栓是个驴脾气,不信那个邪,梗了鹅样的细脖,说:“嘁,还有种不活的树?给我梯子,我能登上天。”樱桃地里支起窝棚。天刚亮,老栓一骨碌爬起来,除草、浇水、打药……直到漫天的黑落下来,老栓饿得前心贴后背,他才放下手里的活,钻回窝棚,啃个馒头,舀一瓢凉水……
老栓种樱桃赚了钱,娶了媳妇——娟。两口子挤在一个窝棚里,没日没夜地在樱桃园里忙活。忙来忙去,老栓家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老栓又想到爹留下的那封信。
五月过了一多半。熟透的樱桃挂在枝头,一嘟噜一嘟噜,晶莹剔透,像一个个小红灯笼。老栓知道娟爱吃樱桃,伸手摘一颗。娟把樱桃填进嘴里,突然,手捂胸口,张嘴吐出来。老栓忙问:“咋,病了?”娟嗔怪一句:“傻样,你要当爹啦。”说完,那羞红的脸像彩霞一样灿烂,又像那棵熟透的樱桃。
十年前的一天,老栓带着娟进城买房,选来选去,在北关村买下一处小院。老栓在东屋外墙上冲街里开个门,做起摊煎饼炸果子的小买卖。
半年后,娟发现老栓整天往外跑,有时扔下顾客就走。娟一个人忙得“脚烧火手合面,胳膊肘子捣大蒜”,她气愤地说:“老栓,外边勾着魂儿?等我抓住那个‘狐狸精’再说!”
医院的王大夫是娟的表哥。一天,王大夫给老栓打电话:“快来,娟在医院。”
“表哥,娟咋样?”老栓提心吊胆地问。
“还咋样?你整天不着家,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气,累。病了。”表哥阴着脸,责怪。
“重不?”老栓又问。
“这个……暂时不好说,等检查结果吧。”表哥长叹一口气,开药方的笔摔在桌子上。
老栓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手伸进头发里:“都怨我,我是去做志愿者巡查保护古城墙去了。”刚说完,“吱扭”一声,娟挺着大肚子推门进来,埋怨说:“嗨,这事你瞒着我干啥?走,回家。”老栓被弄懵了,疑惑地问:“你不是?”“不是啥?没病,回家。”娟扔下一句,双手扶着腰,走了。
冀州古城始建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时名信都郡,从汉代筑城,唐、宋、明、清时期均有修缮与规模变迁,一直沿用至近代。现遗存城墙遗址总长4500米,另外还有2000余米的护城河。空闲时,老栓给娟讲述古城的历史,讲述东汉中兴的历史故事。
老栓义务巡查古城墙,拾回来的砖瓦、碎陶片,还有瓷片,宝贝似的放起来,堆满半间屋子。女儿歌在那些碎砖瓦砾间跑来跑去,缠着老栓问这问那。歌长大些,老栓领着她去看那古城墙。护城河边,芦苇地里,歌折一根蒲草棒,捉一只蚂蚱。歌松开手,那蚂蚱“扑棱棱”,飞上古城墙。
一晃,又过去19年。歌报考了省城的一所考古学校。
2013年的一天。歌从学校打来电话,问:“爸,听说冀州古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啦?”老栓兴奋地说:“对呀。咱保存的那些碎砖瓦砾都送到了博览馆里。”
话说就到了2022年。
老栓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像捡到金元宝一样。女儿歌参加了冀州古城遗址考古,对象方明是设计院的工程师。这一天,双喜临门。这边,随着喜庆的乐曲,女儿歌和女婿方明携手迈进婚姻的殿堂。那边,彩绸飞舞,锣鼓喧天,“轰隆隆”的机械开进场地,打造冀州古城遗址项目开工了。
第二天,老栓打开那个小木箱,拿出爹留下的那封信。女儿歌打开信,上边写着:“栓子,我和你娘是在古城墙下上的高中,我们情定古城,古城墙可是咱祖宗留下的宝贝……”
作者:张申东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