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辰时镇温家庄村,原名赵家庄,温姓永乐六年(1408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入。赵姓为原村居民,后来几经沧桑变迁,村里已没有原赵姓村民,村名也随之更改。温姓繁衍生息六百余年,人口激增。到了清代,路姓也从山西迁来,现村内温姓和路姓为主要姓氏,又有张、王、李、魏、杨、石、史、贺等姓,现有人口约2000人。


早年间,温家庄村西有条河,叫西河沟,河流蜿蜒,环绕村庄,河水清澈,风景宜人。西河沟在村西流淌了好多年,被村民称为“玉带缠腰”。这条小河虽流量不大,但是活水有源,川流不息,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后来华北平原干旱缺水,西河沟也逐渐变窄,一些村民索性在干涸的河道上种植农作物,河道因此慢慢消失。


温家庄有着慷慨悲壮的红色记忆,曾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有20位青年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其中有战士,也有区、县干部。21岁的温福群时任辰时区委书记,1940年牺牲于南花盆村;29岁的路兆麟时任辛村区委书记,1943年牺牲于南周堡村。史文明是辰时区委会干部,牺牲于石门。温景林、温景华兄弟都牺牲在抗日战场,温景林1942年牺牲于石门,时任藁城县委书记,温景华1943年牺牲于深县城内,当时是深北县大队干部。时任排长的魏志国和时任四野某营教导员的温志梅牺牲在解放战争时期。更多英雄儿女战争时期挺身而出、无惧生死,和平年代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孜孜以求。路砚农在五一大扫荡后曾任深南县县长,解放后调任其他重要职务。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农村集体副业急速增长,温家庄村的副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先后建成了面粉厂、保温材料厂、油坊、林场、农事场等副业。另外,村大队分9个小队,每个小队也都有自己的副业,有橡胶厂、平板厂、柳编厂等五花八门。各小队各显神通,你追我赶发展经济。《深县地名资料汇编》中记载该村“柳编行业颇为著名”。


当年的温家庄,村民既是农民也是工人,村大队管理层合理安排人员分工,有专人负责春种秋收,有专人负责企业生产,有专人常年在外跑办业务。农闲时节,村内劳力全力以赴参加副业生产。村民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农业丰收,企业生产也蒸蒸日上。每年秋后算账,按人头分红,村民吃穿不愁,还有积蓄。因为全村人干劲十足,业绩突出,温家庄声名远播,曾是衡水地区的八面红旗之一,更是多次获得全县表彰,来此学习取经的络绎不绝。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社会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作坊式的副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只有村西头依然屹立的三层楼面粉厂和仍在运转的老油坊记录着那些风光往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不少村民思路活泛,发现了“跑银料”的商机。银料来自于使用银的小工厂,如生产暖水瓶、镜子的厂子,会有银残留在一些丝织物等材料上,这一带村民或结伴或单独,全国各地打听着找这些小厂子。以废品价收进这些残留银的物品,积累一些后回家炼银子,再出售。这些商机曾为村民带来了不少收入。


村里的土地滋养着祖祖辈辈温家庄村民,从自给自足到年年有余,从大田作物到果蔬棉豆,思想开阔的村民及时掌握市场先机,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温家庄的花生很有名,也因此带来了经济效益;果树种植历史悠久,桃、梨、苹果都有。因为地处冲积平原,适合种植各种果树,在一定时期,果树收入让村民鼓起了腰包,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状况。后来,周边村果树地激增,水果市场陷入低迷,头脑灵活的村民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模式,引进苗木品种,发展苗木种植,形成了2000多亩国槐苗木基地,被称为“国槐之乡”。


温家庄村民曾积极捐款,修建爱心路,方便了出行。近些年,沐改革春风,谋振兴之路,村容村貌有了改观。村民辛勤劳作,勤俭持家,积累财富,土屋老房早已不见了踪影,既坚固又美观的宽屋大院比比皆是。庭院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院外大门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耕读传家、和谐友爱等内容的对联,是传承家风,也是美好祈愿。屋内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家具家电名品名牌,和城市相比,并无差别。老街还是原来的位置,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旧模样。在党的好政策下,新街新房新农村,绽放出新时代的风采,展露着绚丽的容颜。村内基础设施紧跟形势,呈现质的飞跃,满足了村民需求,助推了乡村振兴。


温家庄人古往今来重文乐耕,农户以培养优秀学子、社会栋梁为崇高目标,即使节衣缩食也要供孩子上学读书。据老人们讲,村里曾出过两位知府,一位在南方任职,一位在本省任职。百年之后,两位知府叶落归根,知府墓一直保存至今。村西一片苍松翠柏下,有延续数百年、仅有的一处方圆约百亩的温姓墓地。


今天的温家庄人,勤耕不辍,劳作不息,正在续写着先辈的故事,传承着先辈优秀的品质,造就着新时代的辉煌。


作者:季竹林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