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运动?近日,衡水市体育局经参照运动员康复训练等资料,提出五点科学健身建议。


严格控制运动时间。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在2周内应充分休息,避免一切运动,尤其是严禁参与羽毛球、篮球等剧烈运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身体免疫系统及心脏都会受到一些损伤,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诱发心肌炎,危害身体健康。


科学控制运动强度。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的运动恢复期一般为6周,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建议在第3周开始进行体育锻炼,遵循50/30/20/10规则,即:在转阴后的第3周,健身活动应减少平时运动量的50%。如运动量合适且未出现新症状,第4周减少30%,第5周减少20%,第6周减少10%。


密切关注身体反应。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可能出现咽痛、咳嗽、气短、乏力等症状,如在健身锻炼过程中出现胸痛、头晕等“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合理选择锻炼方案。运动时需要观察自己在运动后1小时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是否有异常感觉,运动后第二天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异常、过度疲劳等情况,如有以上情况,可退回到低强度活动阶段,并寻求锻炼方案的医疗建议。冬季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防风,以免因寒冷空气刺激诱发其他疾病。


确保膳食营养健康。病毒感染过程本身会消耗人体维生素C储备,还可能干扰多种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和代谢转化。因此,要多食用果蔬,保证身体的维生素C供应充足,且有适量的身体储备。蛋白质是增强体质的关键营养,要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蛋白质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