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香路小学、昌盛街小学、红军学校二期等一大波新校园纷纷建成并将相继投入使用;衡水市第七中学扩建完毕,彩色的塑胶跑道、多功能的报告厅、设施完备的信息技术室,陪伴孩子们开启了崭新的学习旅程……日前,从市教育局获悉,目前我市已完成16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建设面积7万多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新增学位1.1万个。




据了解,这16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涉及8个县市区。其中桃城区新改扩建中小学3所,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投资9000万元;冀州区新建中学1所建筑面积0.56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枣强县新建幼儿园1所建筑面积0.1万平方米,投资500万元;深州市新改扩建中小学3所,建筑面积0.84万平方米,投资1470万元;饶阳县新改扩建中小学2所,建筑面积0.77万平方米,投资1973万元;安平县新建小学1所,建筑面积0.35万平方米,投资826万元;故城县改扩建中小学3所,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投资4854万元;景县新改扩建小学1所、幼儿园1所,建筑面积0.38万平方米,投资998万元。



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工程,是今年我市确定的二十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切实把这一教育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市教育局制定并印发了《2022年衡水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台账化管理,逐校(园)明确责任人,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每周定期报送项目进展,每季度定期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同时,落实资金、强化管理,督促各县市区采取得力措施,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项目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保障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按时限完成建设。


“班容量降低了,课堂效率有了明显提升,能够给每个孩子更多关注。”“改造后的校园真宽敞,操场那么大,可以自由奔跑了。”“新学校环境就是好,设施齐全,孩子开心,家长更开心。”广大师生和家长纷纷为新改扩建后的“高颜值”学校点赞。



2019年以来,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实施了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攻坚行动。全市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54所,投资11.59亿元,建筑面积66.56万平方米,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推进项目建设两不误,使全市中小学布局结构更合理,中小学公办教育资源总量持续扩大。



同时,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实施“名师”支教、骨干教师支教等交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教师校长交流管理办法、考勤考核制度,确保交流人员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障交流工作常态化运行,有力带动和提升了我市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高我市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


此外,我市还积极构建城乡教育帮扶机制,制定《衡水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一体化管理、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关于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帮扶机制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过高中学校共享帮扶、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智慧教育全覆盖三种方式,加快缩小主城区和县城之间、县域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推动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优化教育布局,补齐补强乡村义务教育短板弱项,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推进“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高质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