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衡水市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独具特色的音乐装饰、艺术涂鸦、个性张扬的艺术小馆……处处彰显着乐器和音乐的魅力,一股充满艺术气息的清风扑面而来。


武强县围绕周窝镇乐器产业和音乐文化特色,以及周窝音乐小镇4A级景区旅游资源,对周窝村及周边19个村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谋划打造“音乐小镇、多彩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品牌。目前,示范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并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力争明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形成具有武强特色的精品乡村振兴示范区,争创省级示范区。同时,坚持点面结合,在武强镇、街关镇等5个乡镇,依托辖区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等,每个乡镇至少谋划建设一个示范区或示范点。


去年以来,武强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坚持乡村振兴示范区与美丽乡村片区、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区、基层党建示范区“五区同建、一体推进”,努力打造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业旺民富生活美、文明和谐风尚美的示范片区,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积极探索具有武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焦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片区。该县围绕村容村貌美、服务设施美、生态环境美、富民产业美、社会和谐美“五美”目标要求,以周窝乡村振兴示范区内村庄为重点,积极谋划推进14个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村庄“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深入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落实“村扫、乡运、县处理”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效长期保持。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了农村厕所清掏、维修、监管及粪污处理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打通了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目前,14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做强富民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区。该县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以乡村振兴示范区为重点,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将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四个农业”融入产业链全过程,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水平。持续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发展培育奶业、精品果蔬、高粱等6个农业特色产业,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5000亩调整种植结构示范基地,全县建设3万亩调整种植结构示范基地。同时,加强与中化现代农业公司对接,今年投资5200万元,完成了武强县省级MAP技术服务旗舰中心升级建设,目前共有53家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与中化集团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合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


加强乡村治理,打造移风易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区。充分发挥武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优势,谋划实施了农村“爱心超市”拓点覆面、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展示互动联播系统建设、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等项目,着力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目前,首批50个村“爱心超市”已于7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实施积分奖励兑换制度,有效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管理、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展示互动联播系统正在招投标,建成后通过定制化开发“一键发布”功能,将形成广告屏、手机屏、电脑屏全面打通的新型融媒体应用网络,既可面向所有乡村社区进行广播,又可面向特定乡村、人群进行“组播”,可以满足乡村政策解读、人才培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需求。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充满活力的基层党建示范区。聚焦“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求,大力开展以“阵地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争先夺旗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双提升、一夺旗”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阵地提升工程,重点围绕功能齐全的村“两委”活动室、高效便民的村级综合服务站、设施完备的中心广场、健全完善的网络平台等十项内容,逐项细化标准,夯实村级党组织“硬基础”。目前,已成功打造两批72个党建示范村。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围绕素质过硬的“领头雁”、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适合村情的致富产业等十方面,强化工作举措,增强村级党组织“软实力”。目前,已对24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争先夺旗行动,重点围绕“双提升”内容,在全县农村基层党支部中开展争先夺旗行动,对优秀党支部授予“流动红旗”,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目前,已经为7个村授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武强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把“五区同建、一体推进”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建设现代农业强县”武强场景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