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故乡是我们的精神原乡,每一寸土地都刻着历史。守望生养之土,情之所在也。“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历史悠久的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


衡水大地乡村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即日起,本报推出“衡水乡村记忆”栏目,追忆村名、村史、乡贤名人、老建筑、古遗址中遗留下的浓浓乡情和乡愁,以此保护乡村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乡村文明,激发乡村(社区)经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和宝贵资料,讲述您村子的故事。




八里庄,位于阜城县码头镇政府驻地西南8公里,距县城30公里,全村264户,888人,均为汉族。现有陈、卢、李、任、张、刘、王、崔、穆、赵10个姓氏,原有许姓已消失。村庄总耕地面积2673亩,地势平坦,为二性土壤。据《河北省村镇辞典》载:清康熙年间,陈氏一家自山东即墨县迁此定居。陈氏酷爱下棋,与连镇北街郑王庙的一位和尚因棋结缘,过往甚密。往来间,和尚步量连镇至郑王庙间距离为八里,遂取村名为八里庄。据村民回忆,该村曾分前、后、中三个自然村:陈氏先到,挖土垫基建家园为中八里庄;后卢氏迁入居村北为后八里庄;任氏迁入居村南为前八里庄,又有李氏迁入居前八里庄。后因人口增加相互接壤交叉,村界难分,遂合并为一个行政村。


八里庄东临南运河,北依清运干渠,地处东千顷洼腹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逢雨季,河道漫滩,地表径流排泄受阻,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盐碱化合物随水而动,随水而来,造成土壤大面积次生盐渍化。当地人戏称此地“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秋夏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只适合“种柳树耩小鱼”。该村因地势低洼,十年九涝,难以耕种玉米,农作物多以高粱、小麦为主。高粱多是高杆粗状的“歪脖黄”,后又引进了“竹叶青”等新品种,产量一般一二百斤,收割时要踩着木筏子或趟水推着簸箩运输。播种小麦只能靠人拉“犁沟犁”撒籽播种,也不用覆土,遇到好年景也能收个二百来斤。


为彻底改变现状,除涝与治碱日渐成为八里庄人的头等要务。在全县“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分线安排,全面控制”“废除坑塘蓄水,排灌渠道分开”等治理方针的指引下,依据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坚持以排为主,除涝与治碱并重,采用土埂畦田、沟洫围田和雨水压碱、土地深翻、换土等方法,全县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民性治碱活动。土埂畦田就是每30至100米筑起土埂,高约尺许,利用降雨渗透洗盐;沟洫围田就是每隔50至100米挖1至2米深的排水沟,沟沟相连,形成排水渠网系统,降雨时,排涝洗盐,降低地下水位。当时条田的规格是:一般盐化洼地每隔60至90米挖田沟一条,沟深1.8至2米。盐化洼地每隔30至60米控田沟一条,沟深2至2.2米,沟底宽为0.8米,边坡1∶1,每隔300至500米挖一条排水碱斗渠。据村民陈广宪回忆,从1962年冬至1965年春,在兄弟村庄的大力支持下,八里庄以村东与村南300多亩盐碱地为战场,组织劳力疏通小洛河,开挖清运干渠和东干渠,修建台田200亩,确保涝可排、旱可灌,目前村东台田痕迹依然明显。在村西南与洼里孟交界处修筑南北防水堰,用以阻挡来自景县和西南方向的来水。同时改进耕作方法,增施有机肥料,种植改碱耐碱作物,千方百计增加收入。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充分调动了全村群众进行土地改良的积极性,他们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积极发展机井淡水灌溉等措施,土地盐碱化得到有效控制,昔日的“盐嘎巴地”已成为人们致富的“黄金地”。


改革开放以来,八里庄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2012年,按照县、镇发展棚菜生产的有关要求,八里庄在村西发展大棚150亩。同年,河北省委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衡水市计生委驻村帮扶组进驻八里庄开展工作。市计生委有关领导多次赴八里庄了解情况,与县、镇有关领导共同商讨发展大计。通过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硬化主街道1300米,路基宽4米,路面宽3.5米,项目总投资31.7万元。其中,村民筹资1.7万元,申请省财政奖补30万元。村内另外几条较短的街道采用红砖硬化,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建设文化休闲广场300平方米,实施了地面硬化,安装配套健身器材9件;在村“两委”办公室装备了30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书屋,配备各类图书1600册、音像制品100套;为了进一步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新发展葡萄种植180亩。如今,八里庄外出人员以务工、打烧饼为主,在家的劳动力多数种植大棚和葡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徐斌 莫金雷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