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衡水有这样一位传承中国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错金银”的匠人,他坚守匠心,为玉石、瓷器披上“错金银”的彩衣,赋予它们艺术生命,让它们熠熠生辉。他就是43岁的深州籍手艺人王涛。他潜心钻研“错金银”技艺20多年,成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错金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爱上“金镶玉” 进京拜师学习



栩栩如生的金蝉、小巧精美的玉壶、带有灵气花纹的玉镯......8月17日,记者走进王涛位于桃城区胜利路的工作室,立刻被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所吸引。王涛介绍,“错金银”工艺表现手法为在器物表面绘出精美图案,依图案之形鏊处槽沟,将金银丝(片)制成纹式及图案,通过多种工艺手法,使金丝(片)与基体融合在一起,达到严丝合缝、浑然天成的效果。自己自幼喜欢绘画、雕刻,少年时偶得琢玉宗师潘秉衡琢玉手绘图,从此对金镶玉(“错金银”工艺的一种表现形式)的迷恋一发不可收拾。为了学艺,王涛18岁时只身来到北京,跟随当代金镶玉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根连学习。从玉器雕琢到开槽、镶嵌,再到打磨、抛光,每一项工艺流程,他都下足了苦功。


错金银是金属细工装饰技法,选材、切料是第一步。“初学阶段,首先要练的是选材和切料。练习切料时,在机器旁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一点儿疏忽就会前功尽弃。一开始,由于工具操作不熟练,我经常被切到手。”王涛告诉记者,为了把金丝拔成直径不到0.5毫米的细丝,他的指甲经常被磨得少半截。有那么一刻,他真想彻底放弃这门手艺。在师父的劝说下,王涛坚持下来,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精雕细琢 研究“错金银”技艺



采访中,王涛正摸着手中的玉石料,考量着它的硬度、密度、颜色,构思着合适的图案。他不时拿起铅笔在上面勾线,勾线完成后就要用刻刀在上面慢慢雕刻,为其开槽。“开槽是最难的,这个槽要开得上窄下宽,才能将金子牢牢镶嵌在上面,在纹饰的转弯和衔接处不能看出接头,要特别仔细。”王涛说,“错金银技艺不允许用一滴胶水,如果开槽不好,宁可废掉这件器物,也不能用胶粘,决不能砸了这门手艺的牌子。”通常,一条线要用刻刀走上四五个来回,一个玉镯刻完常常会用坏30多个钻头。只有这样的精雕细琢,才能让金丝“长”到玉中。


2006年,王涛去故宫博物院参观,被一件清朝乾隆年间的玉镇纸“合合环”深深吸引。“这是一块玉料上开出的两个环。我很好奇,是怎样精湛的工艺造就了这样一件浑然天成的艺术品。”从那天起,王涛东奔西走,夙兴夜寐,一心想要亲自制作出这样一件精品。“我请教了很多老手艺人,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还曾经做坏了好几块玉。”王涛笑言,自己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用一根直径0.3毫米的细针剥料,最后在玉环上镶嵌24K金丝,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才创作完成。作品问世便得到了业界的盛赞,一举拿下全国“中艺杯”金奖。


回乡发展 传承“非遗”手工技艺



学有所成的王涛,于2013年回衡水发展,先后成立了玉雕工作室及公司。他不断摸索“错金银”技艺,结合当下人们的生活需求设计出多种首饰和工艺品。因金玉质地不同,他经过两年反复试验,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制作出融合镂空、薄胎、错金三种技艺的球形耳坠。这件首饰制作时,需要将一块玉材打磨成两个直径为14毫米的镂空珠子,之后要运用“错金银”技艺,在珠子上装饰金线,作品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此后,王涛采用相同工艺制作出多种精美绝伦的首饰和工艺品,使衡水“错金银”手工艺品被更多人知晓。


为了在家乡传承“错金银”技艺,王涛开始招收徒弟,并组建桃城区非遗交流展览中心,向大家介绍“错金银”技艺,让更多人感受这项传统手工艺的魅力。2019年,“错金银”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王涛成为非遗项目“错金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对于未来,王涛希望能将“错金银”工艺不断创新突破,争取让这项传统技艺更趋完善,让它熠熠生辉,体现出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