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四个闯出一条新路”的“时间表”“任务书”,目标明晰、任务聚焦、措施有力,推动着衡水在新的发展征程上阔步前进。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作为衡水医疗卫生事业的龙头,始终保持“走在前列,改革创新”的思想自觉,强化“干在实处,争先进位”的工作导向,在求实、务实、落实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创造,努力在“四个闯出一条新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上多出亮点、快出成效,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郑辉(中)到临床一线调研。


2018年初,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拉开帷幕,“国考”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4个维度共56项考核指标构成,是引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抓手。今年7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成绩。此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疫情常态化以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相关部门,根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数据,首次将医院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衡量,并向社会公布,其权威性、专业性、科学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曹双清(中)调研医用耗材管理模式建设。


哈院以党建为引领,以“办人民满意医院、做人民满意医生”为宗旨,时刻保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先进位的精神状态,按照抓落实态度要鲜明、措施要实、节奏要快、效果要好的要求,坚决扛起责任担当,在统筹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行稳致远。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双清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也是公立医院“十四五”期间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哈院党委将“国考”作为提升医院内涵质量、改善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导向,对标“国考”指标,聚焦群众需求,全面提升精准技术、精致服务、精益管理水平,医教研全面发展,有力展示了近年来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


院党委民主生活会。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蓄积接续奋斗的精气神和创新实干的源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院党委提出,要放大争先进位的境界和格局,把哈院放在国家视野、河北大局和衡水全局中去对标,全力打造冀东南区域的医疗新高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学研型医院,努力为衡水及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此,院党委对实现全院既定目标作出分三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打造冀东南区域医疗中心高地;实现“全国知名、河北一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美好愿景;在冀东南大地打造一所能与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四大王牌医院比肩的“中有哈院”的“国际范儿”医院。如今,历经全院上下的披坚执锐,接续奋斗,日益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


基于此,院党委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全院以培养形成“十名领军、百名博士、千名硕士”的人才梯队,实现名医带骨干,骨干带中间,中间带新人,构建起具有哈院特点的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践行“ 科研兴院 ” 战略上,通过加大科研的奖惩力度,建立技术排名、科室打榜等制度,鼓励学科交叉,建立多学科团队等,营造出了浓厚氛围。同时,深挖“医教融合”潜力,将教学工作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聘任挂钩,逐步扩大研究生培养比重,逐渐完善师资的遴选、培训、淘汰、考核、奖励机制,强有力推进着医教研深度融合,促进着临床转化与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截至目前,全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从 2019年起到目前,增幅达68.9倍。全院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基地,总数已达到11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国学文化专题学习活动。


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己填写成绩单。哈院作为河北省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冀东南区域性医疗中心,在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体现着担当,作出了示范。如今,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医学高地的各项工作,蹄疾步稳,哈院人有力彰显着担当作为:高新医疗技术蓬勃开展,微创介入、三四级手术占比在明显攀升,疑难危重症的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级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级卒中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等;确立“一院多区、强专科+优综合”发展格局。主院区打造心脏中心、脑科中心、骨科中心等,东院区打造康复医疗中心等,南院区主打妇产儿诊疗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康养中心等,北院区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健康服务中心为主,初步形成急慢分治、功能互补的区域医疗中心格局!


院党委组织开展职工文化活动。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持之以恒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全院上下聚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环节,从党的建设、质量管理、医疗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绩效考核、文化建设、便民举措、薪酬制度、费用控制等方面多维度、多侧面予以推动建设,今年一举荣获河北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的荣誉称号。为推进现代化医院建设,院党委加强顶层设计,大力盘活优势资源和业务流水优势,对外实现银医深度融合,减少医院支出负担;对内,盘活内控机制。设立总会计师、总审计师,成立运营部,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临床医技科室设置运营助理,不定期开展科室运营交流会。同时,创新举措在全市首推医保分值付费改革,推行耗材管理智能化集约化平台建设,让人、财、物等元素发挥出最大效益。


听取一线医护人员意见建议。


紧紧瞄准群众就医防病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摸实情、找症结、出实招,这是哈院党委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现实需要,也是检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直观展现。为此,全院一是建成内外科楼连廊、高标准发热门诊、建设门诊自动扶梯、扩建职工餐厅等,实行“诊室明窗工程”“厕所提升工程”“口袋公园工程”等,诊疗“硬”环境明显改观;二是利用晨交班、院长办公会、党委会等,进行国学文化学习,开展“周行一善,善行一生”活动,推行“三米阳光”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一站式客服中心,实行床旁“一站式”出院结算等,诊疗“软”环境显著提升;三是严格规范诊疗行为,狠抓“九不准”,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强力推行轮岗工作机制;实行药占比、耗占比排名倒查制度等,诊疗“生态”环境强力净化,从而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


患者写来的感谢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院党委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夯实信息化基础,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突破。如今,全院智慧医疗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让“一院多区”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为诊断、监护、治疗提供信息化、移动化、远程化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少跑路、看好病”。如今,“一部手机走哈院”,患者挂号、缴费、预住院、订餐、投诉、满意度评价功能集成得以实现,更好地满足着人民群众的就医期待。


哈院南院区。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在对哈院工作经验作出批示中说,“可喜可贺!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大力改革创新,推动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争先进位。”哈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号召大家进一步把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上来,奋力在弯道超车、争先进位中填好成绩单、建功新时代。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增强主动意识,应体现于从全局的布局和发展规划中找准定位和发展机遇。院党委书记郑辉指出,要全力贯彻落实全市争先进位新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先导性和突破性作用,从思想、理念、制度、举措上来突破,激发全院全员创造力。要时刻保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先进位的精神状态,通过在全院开展“争先进位大家谈”专栏等形式,来凸显抓落实态度要鲜明、措施要实、节奏要快、效果要好的要求,坚决扛起责任担当,为在衡水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先进位作出更大贡献。


郑辉强调,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和根本出路。“大力改革创新”,是市委主要领导对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把脉点穴,是关键的路径指引。哈院作为河北省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就要对照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求,齐心协力抓改革创新,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在全面深化改革上闯新路。


为此,郑辉勉励大家要养成学习习惯,少些烟酒味,多点书卷气,积极响应好全市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号召。要多措并举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创新、大提升”活动,严格落实“二三四”工作机制,深入了解省情、市情和分管领域的实情,拿出更多实招、硬招,让干部成为抓工作的行家里手、闯新路的改革干将,进而凝聚全院力量,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出更多的哈院智慧、哈院方案和哈院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郝晓宁 刘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