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萦丝成锦·刺绣生花”——民间刺绣艺术专题展在衡水博物馆临展厅开展。现场展出了我市绣品收藏家吴霞收藏的200余件清代、民国时期的民间绣品,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欣赏到民间传统刺绣技艺的独特之美。


刺绣又称针绣、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工艺之一,其精湛的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独放异彩,针线交错,指法芬芳,勾勒出的山水皆有远近之趣,描绘出的花鸟亦有传神之姿。此次展览通过展板与藏品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民间刺绣工艺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在现实百姓生活中的应用。


开展当天,许多市民慕名前来观展。独具国风气息的展厅内,一幅幅巨型展板以图文形式讲述着中华传统民间刺绣艺术的渊源、种类和特色;展台上、橱窗内,各式各样的民间绣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旗袍、抹额、云肩、荷包、挽袖、虎头帽等近代民间的衣物、饰品上,精美的刺绣图案让人大为惊叹。“我头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枕顶绣,没想到以前的枕头上还有这么多精美的刺绣图案。”一直喜爱刺绣的市民陈女士,看过展览后禁不住赞叹。


看到许多市民对展览如此感兴趣,吴霞开心地为大家做起了“临时讲解员”,细心地讲述着每件绣品的来源、用途、刺绣方法,并回答了市民有关刺绣的疑问。


“这些绣品,非常有年代感和艺术性。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广大市民了解中华传统艺术的多样性,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一直喜爱民间刺绣工艺的吴霞,收藏民间刺绣艺术品已经有20多年,此次展出的200余件绣品是从她的刺绣藏品中精选而出的。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29日,市民可预约前往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