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会呼吸的思想,是会引燃激情的文字。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阜城县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文明发达,不乏催生诗情创作的“土壤”和氛围,自古诗词成风,更出现了一些诗文大家,留下了思想与文采兼华的璀璨之作。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归历史深处,共同体会阜城诗词发展的过程与影响。


北宋,以刘挚为首的诗词高峰


阜城诗词发展的源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代。自北宋年间刘氏始祖刘居正由南方迁至阜城县码头镇刘庄,刘氏一门人才辈出,绵延不绝,文名尤胜。二世刘挚(1030—1098),字莘老,历仕宋仁、英、神、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在北宋中后期的政治党争中,他被视为朔党的领袖,影响着当时的党争局面和政治走向。同时,刘挚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全宋诗》录其诗六卷,共410余首。诗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且其中多有佳作。


刘挚诗中次韵唱和之作颇多,是其创作题材中最多的一类诗歌。据统计,刘诗中此类题材诗歌共有207首,占到全部诗歌的将近二分之一,仅题中带“次”和“次韵”的就占到一百首左右。另外,他还曾与几个好友一起组织诗社,相互唱和赠答,如《戏呈诗会诸友》:“郢楼吟倡近萧疏,椽笔贪抄未见书。拙客懒同嵇叔夜,少年文爱马相如。夜凉灯火心亲古,秋老江湖兴起予。欲整贏师寻战地,清风无使旧坛虚。”刘挚和诗社诸友一起次韵唱和,同题赋诗,切磋诗艺,心情是非常愉悦的,这是他逃避政治和繁琐政事,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一种方式,这也成为他在政事之外的一个避风港,是他的心灵得以暂时安歇的栖息地。


从掌握的史料来看,自刘挚以后,受刘氏勤俭、向学的家风影响,刘挚之后人多学有所成,在异地为官生活。像隐居东平的刘跂、任职燕京(北京)的刘长言、寄居四川的刘震孙等,在文学、艺术方面均有建树,除操琴开宗立派以外,诗词有所造诣的亦不在少数。刘跂,字斯立,号学易老人,刘挚长子。“所作的古文类,简劲而有法度,所作的诗则多作黄庭坚体”,人称他为学易先生,著有《学易集》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刘长言,“字宣叔,宋宰相莘老之孙,而学易先生斯立之犹子(侄子)也,父迹。工诗能文,正隆中宰相。”据上所载,可知刘长言出身世家,是位工辞赋、善诗词的文士,其父刘迹,工诗文,著有《南荣集》《中州集》传于世;刘震孙(1197-1268),字长卿,号朔斋,刘挚六世孙,有才情,存词断句“怕绿野堂边,刘郎去后,谁伴老裴度。”刘震孙交游甚广,朋友遍及各地,与当世文人名流、同朝幕僚都往来密切。刘震孙和吴潜既是同朝幕僚,更是词友,二人经常唱和酬答。另外,刘震孙还与吴文英、李曾伯、程炎子等人亦多有诗词往来。同时,刘震孙也是位书法家,“书有位置,大字”。然而他的作品留存下来的却极少,除了断词外,《全宋诗》还收录其诗一首《使闽过延平》:“川媚山辉宝气钟,尊尧而后几儒宗。往来但指龙津说,不道人中自有龙。”其余多是替朋友书写的跋、序或刻本之类。


明朝,官员成为诗词传承主力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明朝时代,京杭运河的运行不仅成为漕粮的运输通道,更是沟通南方经济中心和北方政治中心的桥梁。最初作为运河渡口的阜城县码头镇驻地码头街,在经济繁荣、商贸发达的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更加开放包容,文化交流活动也更加活跃,出现了一批科举金榜题名的高官,也成就了一批诗词高手。颇具传奇色彩的廖纪,嘉靖元年(1522)任职南京吏部尚书,民间称作“廖天官”,因其父经商而出生于河北大运河畔,是明代得到最高地位和最高荣誉的文臣之一。著有《四书管窥》四卷,《童训》一卷,《沧州志》四卷,监修《献皇帝实录》五十卷,其他还有奏疏、诗、序、祭文等。另外,廖纪还与友人共同编修了东光县第一部县志明正德《东光县志》六卷。这部县志也是我国唯一一部用活字铜版印刷的地方志。与廖纪同朝为官、嘉靖二年(1523)任职南京礼部尚书的沈东魁,阜城县东南关人。他既是书法家又是一位诗人,书法自成一体,诗词文赋自成一绝,曾为明陈良墓篆盖、陕西右参议徐君墓撰文。著有《名臣言行录》34卷、《立斋诗文集》8卷,传于后世。


曾任山西按察司副使、后被弹劾去职的伊介夫(1511-1586),字贞甫,号钝庵,别号松鹤山人,系现阜城县蒋坊乡伊家村人,也是一位饱学多才之士,诗词造诣颇深。嘉靖甲午年,正当伊介夫准备参加科考时,恰逢其母李安人病重,自幼重孝道的伊介夫放弃考试,日夜陪护,端汤喂药。最终母亲病故,伊介夫悲痛欲绝,满怀感情写下《思母》一诗,诗文情感真挚,村民无不感动,称其为“伊孝子”。


嘉靖二十一年(1542),伊介夫奉诏担任山东章丘县令,因心系百姓,冷落权贵,遭到官吏的忌恨与非议,被上疏参劾免去职务。嘉靖四十二年(1563)二月,伊介夫再次被贬。在回到阜城居住期间,伊介夫过起了田园生活,还开办了学校,为后辈学子传道解惑,不收分毫,平日里喜欢结交文人雅士,一起品茗论道,畅谈古今。他著述颇丰:有《蓟门集》《归田录》《松鹤山人杂咏》《伊氏族谱书稿、论稿》等。雍正年编撰的《阜城县志》收录了伊介夫的《麟桥别诸亲友》《送进士祁鄂峰赴任襄陵》《秋日试诸生和巩邑侯韵》等诸多诗篇。伊介夫喜好书法,而且颇有所成,1563年仲夏,他游历泰山时,亲笔题写了“风涛云壑 至此又奇”八字,后此字被雕刻于对松亭东的岩壁上,成为泰山一道重要的人文风景。


一些历史事件也对阜城县诗词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响应“迁大姓、实畿辅”政策,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登州府迁至阜城县码头街的王氏家族,在传至第五世时,出现了在码头民间被讹传为“王吏部”的王嘉言。王嘉言,字孔彰,号慎斋,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任御史,为尚宝卿,通过梳理王嘉言的履历,并无在吏部任职的经历。王嘉言一生辑著颇多,除《太史集》外,尚有《锦绣论钞》《锦绣策钞》《表学规范》《四书讲义》《书经讲义》《慎斋文集》等。在清光绪十二年重修版《东光县志》里,有其撰写的碑记、墓志等著述多篇。现存的还有王嘉言的《咏陈叔阳际槎轩二首》。


王嘉言的后人也多有所成,有的堪称当时的文学名士、诗词大家,事迹及文学成就均载于《东光县志》:王元爽,万历三十三年进士(1606),尚宝司卿,著有《四止轩诗稿》;王元娄,优增生,著有《凤毛轩诗稿》;王璣,副贡生,字允衡,号月浦,著有《损庐诗存》。庆云县著名文人、学者崔旭评其诗文:“清而不流于弱,严而不失之拘,识见学问实能流通经纬于其间。”


清代,诗词文化走近普通百姓


清朝时期,阜城诗词进入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呈“家族式”“聚集式”特点。多氏家族自明永乐七年(1409)从陕西西安府渭南县多家屯迁居于阜城县建桥,以文风盛而见长。据《多氏族谱》记载,到清朝末年,多氏家族有功名者达1400多人,朝廷命官478人。多弘安,字君修,号畏庵,排行第三,是多家迁入阜城后的第八代孙。17岁补博士弟子员(考入县学,由国学生任教并住在教师处重点培养,可直接授予官职的优秀生员)。顺治五年(1648),25岁的多弘安被选为拔贡生,进国子监培养深造。康熙六年(1667),多弘安在拔贡生考试中荣获第一名,被康熙皇帝钦点派到广东廉州府灵山县任知县。康熙二十八年(1689),多弘安擢升江西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总理河部院印。康熙四十一年(1702),回归故里不久的多弘安因病去世,享年80岁。著有《多畏庵诗文集》10卷,另编有《续修家谱跋》《承德纪略》《修筑高堰堤工记》等,仅收入《阜城县志》诗歌部分的就有恭和圣制阅河堤作和谕碑亭诗八首。多弘馨,字卿和,号素庵,多弘安从兄。自幼嗜学,博涉经史,网罗百家,精文翰,工诗律,尤精岐黄。曾修纂《重修阜志》二卷,并著有《素庵六书》,另有《建刘真君祠序》。史料中收录了多弘馨的部分诗词,其中多数是记述家乡风情或景致的,如描写“阜城八景”的《琴台风韵》《清漳古渡》等。多时珍,多弘安次子,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解元。官内阁撰文、中书舍人,授文林郎,著有《阜城县志》三卷,另有《日华宫赋》《九河故道论》《重修文庙记》。清陶梁编《国朝畿辅诗传》录其《江行》诗一首,《阜城县志》亦录有其诗词与散文数篇。


翻开清光绪版《东光县志》,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码头镇岁贡生金崙有汇芳园,园中花木甚多。乾隆、嘉庆间,里中诸文士常吟咏其中。词章、翰墨称盛一时,以学问德行相砥砺,乡人至无斗者。凡邻村人经此,必整冠肃容而后入,咸称为仁义里。有汇芳园诗社,存稿一卷。”这段记载,对当时码头诗词之盛、诗词对码头民风的影响做了详尽的阐述。汇芳园诗社诗人王本仁,号雪月山人,在《春夜宴集汇芳园序》中,对汇芳园的风景及诗人们聚会的情景进行了描述:“其地,桃李梨杏各数十株,修干拂地,交柯翳空,疏密相错,饶逸致焉。时则远霞敛色,晚风增寒,树底苍烟,一望无际,顷之月影渐高,花态毕呈,万萼争妍,灿若锦绣,于是傍花开甕,倚石布席烹河豚,涤竹实荐楚南之椿,具会稽之韭,萧闲衫履,娱情杯斝,诚盛会也。”


若干年以后,汇芳园诗社成员马德称的儿子马春坊把诗稿集为一卷,命名为《汇芳园诗社存稿》。他从后辈角度对汇芳园诗社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辑录诗稿的初衷进行了说明,并对已经作古的诗社成员进行了考证。据县志载推断:汇芳园诗社成立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最确切的一次雅集记载时间是嘉庆壬戌,也就是嘉庆七年,即1802年,上述几位诗人常吟咏其间。到了道光年间,马春坊作《〈汇芳园诗社存稿〉序》时,几位先人已经作古。


汇芳园诗社涉及到阜城码头街王、金、马三个历史较为久远的姓氏,经查阅《王氏族谱》,诗社中的几位王姓成员,均为王嘉言的后人,多数在诗词方面有所成就,王彤、王本固、王本仁、王守正均有诗稿著作载于族谱。马姓系东光城南老马庄马氏迁至码头街的后裔,也非等闲之辈,马德称、马春坊父子二人均知识广博,学问深厚,诗词造诣很高,著述颇丰。马德称的父亲即马春坊的祖父马植,虽淡泊功名,终其一生也未参加乡试,但熟读经史典籍,精于诗词,诗作大多表现的是寄情山水的隐居心情,著有《五经贯珠》二卷。金崙则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贡生、候选训导,著有《耕于堂诗草》。就他们的关系,王本仁在《春夜宴集汇芳园序》中提及:“始余与逸仙、傲翁、天香客,为童丱交,嬉游征逐,情逾骨肉,月夕花朝,竞未忍一息相離也。”《王氏族谱》有一首王守正之子王诏的七律诗《哭表叔马义堂夫子》:“灵光颓堕梦魂惊,模范何堪失老成。胜有清风绵卫水,更无朗月照梁城。学探根柢真文艺,官弃缨簪古性情。三世朱蓝师友谊,伤心不第为平生。”马义堂即马德称,该诗是王诏在马德称去世时所作,这里表明王守正和马德称为表兄弟关系,二人均为汇芳园诗客。可见,汇芳园的成员均为码头街志趣相投、形影不离的玩伴、发小、亲戚。加之,码头镇原属东光县管辖的历史原因,除了他们社员内部“相与游宴”“叠相唱和”外,与东光的文人、学者交流互动也是非常频繁的。这由《东光县志》中王彤、王本固同属“卫滨五老”的记载可以佐证:“增生赵电文、八品衔庠生马植、九品衔马棻、增生王彤、庠生王本固,居卫河侧,学优行笃,不求闻达,时称卫滨五老。”“卫滨五老者,吾郡卫河之滨五老先生也。夫老者多矣,何以止记其五?以五老之德皆卓然其自异,而年又最高,足为一乡之望。虽没世,后人犹称道之。”可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多氏、王氏、马氏逐渐成为阜城县文学、诗词界的翘楚。


新中国成立后,诗词发展呈现出新气象


新中国成立后,阜城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题材、新主题伴随着新生活应运而生,诗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诗人们满怀激情,活跃在田间、工厂、工地等一线,着眼于宣传党的政策、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调整农业结构、新农村建设等新主题,抒写了一首首新时代的诗词颂歌。同时,诗歌形式有所创新,吸取民歌营养的信天游,接受外来影响的阶梯式、新格律诗等形式相继出现。进入新世纪,阜城诗词文化快速发展,诗友队伍愈发壮大。2010年,阜城县诗词学会成立,充分利用诗词这个载体来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并于2015年被河北省评为“诗教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阜城县成功创建“河北省诗词之县”,2017年又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目前,在乡镇、机关、学校、企业开辟基层诗社16个,发展诗词爱好者1000多人,正式注册县级会员的近300人,向国家和省市诗词学会推荐发展会员200多人。结合本县域人文亮点,组织专项釆风和专题讲座100多次,结集出版《阜城诗词》共8期,连同加刊共13期,鼓励40名会员出版个人诗文集60余部,在市级以上刊物推荐发表作品2000余篇。2020年,阜城县诗词学会抗疫诗词作品在河北省总工会举办的数千首同类作品评比中获得全省第一名,有4人进入前10名,6人进入前12名。码头镇于2017年成立了“大运河诗书社”,社员30多人,每周定期活动,并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撰稿、投稿,成为阜城县文化事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堪称当代“汇芳园”。


作者:莫金雷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