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武强年画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组织公安民警、退役军人、60岁以上老人进馆参观、体验技艺;组织年画艺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推广普及年画艺术;走南闯北四处参展,让武强年画走进千家万户;依托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推广展览……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木版年画记录了人们的民俗活动、民间信仰以及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特有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将其保护、传承、发展好,武强年画博物馆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并行等多种举措,让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请进来+走出去 让年画绽放新光彩


5月13日,在武强年画博物馆技艺展示厅内,30余名公安民警认真倾听国家级美术大师、原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郭书荣关于革命年画的介绍,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年画印制技艺。


为了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亲身感受武强年画的无穷魅力和文化价值,武强年画博物馆推出非遗大课堂——武强年画普及教育活动,通过邀请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人员来馆参观学习体验,激发大家守护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怀,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2021年10月,武强年画博物馆举办了“追忆抗美援朝历史,砥砺爱国爱党情怀”主题公益参观体验活动,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提供免费讲解服务以及制作工艺体验;重阳节,组织60周岁及以上老人进馆感受年画艺术魅力……


疫情虽阻碍了工作人员的脚步,却挡不住武强年画“走出去”的步伐。武强年画走南闯北、四处参展亮相,将非遗魅力送到千家万户,焕发出越发强劲的生命力。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内,《风韵千载——武强年画与我们的春节》武强年画专题展,集中展示了武强年画博物馆100余件清代以来的年画珍品和精品馆藏,为当地市民献上特色文化大餐;河北省图书馆里,《寅虎迎春画瑞祥——武强年画精品展》精彩亮相,不只展示了虎与生肖、门神门画、吉祥喜庆、民俗时事等七个系列年画作品,还设置了亲手制作、拓印年画区,尽显传统文化魅力;冬奥火炬传递区的武强年画冬奥小屋,传统民俗生肖年画和冬奥主题年画,受到火炬手及各地宾朋的关注和喜爱;台湾南投灯会上,50余件清代以来的武强年画精彩展示了中国年文化的丰富内涵……武强年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得到广泛推广和普及,让更多人领略到这项非遗瑰宝的魅力。



线上线下相结合 让年画焕发新活力


“武强年画全部采用手工制作,需要绘稿、刻版、印刷、装裱几个工艺过程……”4月23日,在武强年画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开设的《非遗技艺课堂》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康英勤,向大家详细讲解着武强年画的制作工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武强年画博物馆立足基层实际,不断创新载体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在举办线下展览、主题活动的同时,以线上视频的形式将武强年画制作工艺进行展示,因地制宜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乐民。


2021年8月在央视推出的《年画中的传奇》是河北省第一部“非遗”动画片,也是我市第一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动画影视作品。这部武强年画非遗题材系列作品,运用动漫形式寓教于乐、寓理于情,让年画“动起来、活起来”,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贴近了当代未成年人教育。该片播出后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有效提升了武强年画非遗品牌的美誉度。


2021年,武强年画博物馆发挥馆藏优势,结合建党百年主题,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党史。他们将馆内红色年画作品摄制成“博物馆里话年画”短视频,在武强县融媒体、学习强国衡水平台、学习强国河北平台播出18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他们还在武强年画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开展“年画话党史”“透过年画看党史”“红色见证 党的光辉照我心”等主题活动,通过一幅幅革命年画、一堂堂生动的“党史课”,让这些文物散发出璀璨光芒。


年画被誉为“农耕社会的缩影”“民俗生活的大观园”。如今,每到传统节日、节气,武强年画博物馆就会录制主题小视频,由讲解员带领人们从年画中了解传统民俗,感悟年画传承发展中的艺术魅力。


2020年春节期间,武强年画博物馆运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以直播形式开展了“富‘鼠’闹年画”手工活动。民间手工布艺人刘会者和北代学校教师温存,将年画中十二生肖的鼠以布艺和剪纸的方式呈现出来,受到网友喜爱,当日点赞量高达20000次。


疫情防控期间,武强年画博物馆推出“线上博物馆”,以网络直播方式带大家云游展馆,向广大观众讲解武强年画博物馆陈列文物展品以及武强年画制作工艺流程等,积极打造永不落幕的博物馆。同时,为了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他们和武强融媒合作出品了“武强年画防疫新三十六计”“河北武强门神也防疫”等短视频,阅读量超过12万人次,丰富了年画服务社会的手段。



聚焦人才培养 推动非遗传承创新


“老师教唱卖谣、自己动手制作年画都很有趣,让我学到了很多年画知识,希望以后能继续学习。”武强县府兴小学二年级九班的张天阔同学高兴地说。今年4月,武强年画博物馆主办的“年画非遗进校园 减负不减趣”武强年画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开展了多场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武强年画唱卖谣”小课堂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武强年画博物馆讲解员李景玮介绍,“武强年画唱卖谣”小课堂,是博物馆与学校共同开设的年画社团课程的一部分。年画社团课程计划于9月开课,分为低、中、高学段,设置说唱年画、小小讲解员、年画创作、年画刻版印刷、年画装裱5部分课程,每部分课程16个课时,由年画博物馆与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编排课程内容,博物馆老师负责对学校教师进行指导、培训,定期到校任课。他们系统规划了整个课程体系,利用学生们课后托管时间,让学生们从认知、创作、刻版、印刷到装裱,由浅入深地系统学习武强年画,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传承武强年画中的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让非遗的传承保护有乐趣、有温度。


年画传承从娃娃抓起。近年来,武强年画博物馆每年都举办“小小年画家”免费培训班,并面向全县小学生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做好夏令营、研学游等活动,让武强年画在孩子们中间得到推广和普及,让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后继有人。与艺术院校联合创新,通过馆校合作的方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青年中得到传承、发展、创新。与北京第六十五中学合作,在校内开设武强年画课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习钦、省级非遗传承人康英勤定期到校授课。


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李丽表示,他们将充分挖掘武强年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拓展形式,细化举措,做好保护、传承、创新文章,赋予武强年画这一古老艺术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武强年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报通讯员 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