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李志斌是衡水中学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也是高二年级的班主任。为了管理好班级,也为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他创新班级管理,尝试“诗教”育品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真正做到了“诗情可‘化’意,教书以育‘仁’”。


“中国是诗词大国,注重诗词的教化作用,诗歌是真善美的殿堂,在提升人格、净化精神、成风化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李志斌坦言,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他的“诗教”德育观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衡水中学语文教师李志斌


诗可以“兴” 激发班级情志


诗歌具有吟咏情怀、调动意气、激发情志的妙用。在每节班会课上,李志斌都尝试着用不同的诗歌,引导同学们立志,为他们指导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勤奋学习,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融入诗歌的班会,不仅让德育的感染力更强,还能日积月累地增强同学们的文化底蕴。


李志斌用“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来引导同学们立志;用“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来鼓励同学们勤奋;用“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来指导同学们静心沉淀的学习方法。在李志斌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们也经常化用诗句,歌咏校园景观。看到月季花 刘轩颖同学写下“人言花开无久时,此花无日不春风”,勉励自己恪守初心;面对石榴树,张伯雄同学写下“西风秋意浓,百子发红时”,鼓舞同学们做事要坚持到底,终会收获;看见池中金鱼,董宸序同学用 “三尺池塘二寸鱼,微水不困越门君”,来表达自己的鸿鹄之志。


学生们作的诗


除了班会时引用诗歌阐明道理,感染学生,李志斌和他的学生们还一起创作诗歌,抒发情怀、鼓舞士气。前不久,李志斌所带班级氛围低迷、同学们出现了学习倦怠的情况。学生檀宇诺受《无衣》启发,提议创作班级战诗,用以号召同学们同心聚力、团结互助、共克艰难。他先创作底本,会集同学一同讨论、润色、打磨,逐步敲定诗歌内容。“诗写好后,我们把它写在板报上,集体吟诵,正如诗中所写‘八风来兮,且韧我羽’‘八风来兮,且洗我骨’‘八风来兮,且遂我怀’,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会坚强面对。”檀宇诺说。


诗可以“观” 昭明班级得失


诗歌具有察明事理,展现兴衰,使慧目不迷的突出功用。


受立志诗歌的启发,李志斌经常鼓励学生以诗歌形式表达志向。在班里一直内向,不敢说话的刘同学,在立志诗创作中突破自我,用“不做枯朽木,甘为长城土”表达自己为国守边,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李志斌看后,单独找到刘同学谈话,对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帮他减少自卑感,增强自信,实现上军校、做军人、保卫家国的志向,李志斌鼓励他加入学校国旗班。从那时起,刘同学刻苦训练,顺利入选了国旗班,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很多。


日常组织学生开展拼诗比赛


李志斌除了通过诗歌观个人外,他还通过诗歌观宿舍。他鼓励每个宿舍共同创作宿舍风采诗,在诗歌中渗入宿舍目标、整体氛围、心理状态等内容,由此了解宿舍的问题。李志斌所带班级的1521宿舍集体作了一首风采诗《观1521》。他从这首诗中的“忍冬数久繁花盛”,看到了这个宿舍的刻苦作风及浓浓自豪感;从“四境狼虎来势急”,可感受到其成绩背后的危机感;从“恣笑欢谑影交错”,看出这个宿舍存在纪律不佳、整体骄傲等问题。


“诗歌最能言情、言志,用创新、有趣而委婉的形式,让学生变得更敢说,更愿说,我从中也更能窥见学生们真实的心理状态,让我的工作也更有针对性。”李志斌说。


诗可以“群” 促使班级和睦


 《礼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使学生和睦相处、携手共进,李志斌发挥诗歌促朋交友的功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班里有三位男生因小事起了摩擦,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李志斌主动出击,让他们从语文活页上剪裁字词,再共同拼凑成一首主旨明确、情感积极、意境优美的诗歌。这样新颖的形式令三位同学很是好奇,也大为头疼,但为完成任务,他们不得不坐在一起,沟通交流、推敲语序、润色打磨,不知剪废了多少活页,终于拼出一首满意的诗歌——“一夜寒霜一夜风,半山落红半山城,佳期何处觅懿梦,更行更远更还生!”当作品成形的那一刻,三人的矛盾早已被诗的美感和作诗的成就感取代。事后,其中一位同学给李志斌写信说:“零乱的字、词在一遍又一遍的合作整合后,居然能够成为主旨统一、意境过关的诗,恰如曾经分裂的我们,如今统合团结成为美好的团队!”


三位有矛盾的同学通过拼诗成了朋友


通过此事,李志斌见此方法很有成效,便在班里大力推广,组织宿舍拼诗、小组拼诗、同桌限时拼诗等比赛,涌现出一批批优秀作品,促进了班级和睦。


“诗教”德育不仅可以作为道德教化和情感陶治的载体,使德育焕发魅力,充满诗意,还能增强学生文化底蕴,陶冶雅致情操,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李志斌一直在努力,力争使“诗教”德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自信,不断增进学生知国爱国荣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