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1年以来,特别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补齐民生短板,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千万省会居民生活品质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环境越来越好生活更舒心


“以前去最近的公园走路也要10分钟,现在家门口就有了游园,幸福感猛增。”家住荣盛华府小区的王菊芳经常到小区附近的织锦园遛弯。说起省会环境的变化,她赞不绝口。


2021年以来,石家庄市大力推进街旁游园建设,科学选址、精心设计,在百姓家门口建设了枫丹园、绿丹园等10处共11.6万平方米的街旁游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亲近绿色自然。园林部门共种植乔灌木2万余株,建设健身步道3500米、休闲广场25处,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位于体育大街和平路交口的“织锦园”以“纺织记忆”为主题,建设了纺织文化长廊、劳动浮雕,展现城市历史变迁;民心河西线的“裕园”,精心布置了亭、台、楼、阁等江南风格建筑,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独特韵味。


享受好生活离不开好身体。2021年以来,石家庄市大力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在全市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993处,远远超过既定目标任务。这些遍布全市的健身设施以健身路径为主,也有乒乓球和笼式球类运动场地,主要安装在公园广场、社区、农村等群众就近、就便的区域。随着新一批健身设施的完工投用,全市的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得到明显增加,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健身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为广大市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目前,全市公园广场及4555个社区(村)全部安装了便民体育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便民服务网络越来越健全


“生活越来越便利了。我家的位置步行十多分钟,衣、食、住、行都能得到满足。”住在上东城小区的退休老人郭爱明说,社区配套逐渐完善,无论是购物还是理发、缝补衣服等,都非常便捷。


2021年8月,石家庄市出台《石家庄市关于支持完善社区便民服务网络的政策措施》,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综合体等流通企业招引商户入驻经营、推进便民市场建设,实施早餐工程建设,支持生活服务类企业连锁化经营、品牌化发展,推动社区电商和社区配送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商业发展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新建和改造提升的15家标准化便民市场,融合农贸市场、社区便民、社区文化、社区交流等多种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生活服务。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越来越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2021年7月,市委、市政府高点站位、统筹布局,组建市规范停车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规范停车场管理工作迅速在全市铺开。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按照产权清晰、手续齐全、设施规范等原则要求,先后完成12批、1029个公共停车场、158235个泊位的备案公示,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在家门口更方便地找到停车位,办事效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上学就医养老越来越方便


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2021年以来,石家庄市瞄准群众关心的入园、入托、养老、就医等问题,精准发力,民生实事持续走深走实。


入园更加方便,新创建3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了进一步扩充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在省定年度任务为10所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将普惠目标增至30所。到2021年底,实际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0所,新增普惠学位1.4万余个。


养老更有温度,着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新建社区日间照料站623个,所有县(市、区)均建成至少一所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将农村地区失能半失能等特殊老年人26464人纳入紧急医疗呼叫系统,有力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托幼更加方便。全市已备案婴幼儿照护机构92家,托位数达到7262个,所有县(市、区)实现了品牌连锁、社区服务、普惠性幼儿园、单位福利性托幼机构等各类型试点的全覆盖。


看病更有保障。21个县(市、区)完成康复中心建设,17个县(市、区)依托当地医院设置了可开放的传染病床位和重症监护床位。建设了50个高水平国医堂,群众看病有了更多选择。对符合条件的20家三级医疗机构、70家二级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普通病门诊直接结算,有效提升了全市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下一步,石家庄市将继续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民生保障。


编辑:姜长淼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