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为信用户办理贷款手续。(资料图)饶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和收入状况。(资料图)饶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农户利用贷款建起了蔬菜大棚。(资料图)饶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农户通过信贷发展起养殖业。(资料图)饶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衡水市饶阳县探索创建了“党建+信用+金融”贷款新模式,破除了传统贷款中抵押的先决条件,以强有力的党建体系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依托,走出了一条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该模式作为优秀地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截至目前,银行已累计发放贷款1.14亿元。
在具体工作中,饶阳县出台了《信用村、信用户评定管理办法》,以乡镇、村党组织为推选主体,组建“信息采集队”和“征信评审团”,做到信息采集、认定、公示、上报、审批、建档等各操作环环相扣。定期开展信用村审核和信用户复评,如果信用村、信用户出现重大风险信号且达不到评定标准的,随时取消其信用村、信用户资格,由乡镇党组织取消优惠政策、收回贷款、终止授信。信用村通过延伸“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全员都是“情报员”,足不出村就能实时了解信用户的信用状态,随时控制风险。
为有效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饶阳县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一手拉银行、一手拉农户,乡村两级党组织走上前台成为金融机构的“业务代表”,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走村入户了解农户生产经营及资金需求情况,及时整理反馈,构建起农户“想贷”、银行“敢贷”的良好局面。同时,为信用户开设贷款“绿色通道”,由金融机构专人接待受理,无需抵押和担保,随借随还,简便快捷。
如今,“党建+信用+金融”贷款模式取得了明显的“三增三减三促”效果,即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贷款额度、增加贷款户数;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办理贷款手续、减少贷款利息;促进公民诚实守信、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该模式带动下,全县信用村社会矛盾纠纷减少22.8%,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3%,治安警情下降18%;全县新增农村农业市场主体95个,新增棚室300余座;在“厕所革命”等农村工作中,信用村、信用户的支持率均达到100%。
作者:李欢
来源:饶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