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一个停车站,从各个方向涌来的人群,都要在此驻足停留。年是思乡的脚步,千里之外,即使只有几天的假期,也要回家,回家。
走进熟悉的街道,听到熟悉的乡音,心就妥贴地安放了下来。
母亲在厨房忙碌,韭菜的香味,隔着院墙都能闻到,那一碗猪肉韭菜饺子,母亲剁了白菜,加了粉条,吃起来,还是那个味道,佐几瓣腊八蒜,我吃得热火朝天。
父亲贴对联,扫院子,忙前忙后,每次骑车到家,临走时,父亲都要按按我的车胎,看气小了就给我车子打足气,母亲忙着给我往书包里塞东西,父亲拿毛巾帮我擦拭车子上的灰尘。
年三十的下午,三代内的宗亲先人被“请”到了家里过年,看到那先人牌位,我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来处和根脉。那些过往的时光,那些记忆里的片断,在眼前再次浮现。
每年的初一早晨,我都要在天不亮起床,跟随父母先去给奶奶拜年,奶奶会从被子底下拿出一个小布包,一层一层揭开,一张崭新的两毛钱毛票递到我手里。还会从窗台上的茶碗大的小罐子里捏出一块碎冰糖塞到我的嘴里,那个香甜,我永远忘不了,和供销社一分钱一块的块糖甜味不一样。
奶奶故去后,二叔一家住进了老房子,我再没有看到过那个放冰糖的小罐子。如今过年,各种高级糖果我都会买一些,但是并不吃,只是用来招待客人,我还是想念那个小罐子里的冰糖味儿,这个感觉,越是到年,越是浓烈。
奶奶在请回家的先祖位前,会放上酒枣,那浓浓的味道直钻鼻孔,我也不敢伸手去拿,因为每个小盘子里只有三个枣,偶尔,奶奶会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两个酒枣递到我的手里,真是少有的美味呀。
那些记忆里的味道,浓烈了年的味道。“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家乡人称一年的收成为“年头儿”。收成好就是“年头儿”好,在年的蒸蒸煮煮、香浓滋味里,感受着一年的好收成,也感恩天地万物,感恩先人,祈盼好收成、好年头儿,岁岁年年。
作者:刘兰根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