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衡水市人民医院的广大党员、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践初心担使命、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对我们全院全体党员、干部,是一场大考。”衡水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郑辉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北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衡水市委‘十五个从严从紧’主基调牢记在心上、体现在工作上、落实到行动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哈院人的合格答卷!”
责任在心,使命在肩。1月21日,经衡水市人民医院党委批准,由该院第一批、第二批支援藁城医务人员中的王伟、朱磊、刘璠、蒋圆圆、安梓铭5名党员组成的支援藁城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披星戴月、走村串巷、逐户排查,他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共产党人的担当和风骨,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用行动践行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打硬仗:逆风前行,冲锋在前践初心
朱磊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初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威胁着每位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的生命。
共产党员、一组领队、护士…朱磊兼具多重身份。“无论哪个身份,在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作为第一批援藁城医疗队队长,朱磊把“24小时随时待命”挂在嘴边,抵达藁城区后随即投入工作。10多天的时间,他们从村里转移到乡镇社区,对重点地区开展了5轮全面核酸检测排查。
每天早晨7点多集合出发,朱磊会帮助队员在防护服上写上“藁城加油”。工作期间,他们要在不同地点采集咽拭子,工作时长甚至达12小时以上。为了方便居民就近接受检测,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居民家的门洞、乡卫生所、操场、社区服务站、小区仓库等都成了他们工作的地点。
到藁城区初期,气温一度跌至近几十年来历史最低温度,降至零下18度,寒风凛冽但未能浇灭队员们的热情,巨大的工作强度没能磨灭队员的斗志,他们的队伍始终保持着每天约2万人次采集的工作量。
“一天,我们在挨户排查,一位老大爷喊道‘感谢你们!有你们这样的党员和后生,我们就不慌了,就有安全感!’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付出多少汗水都值了。”朱磊说。
上一线:主动担当,为人民不懈战斗
安梓铭
疫情就是战场,党员就是尖刀。大战大考,青年可堪大任。
作为5名党员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安梓铭工作起来颇为老练和干脆。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职责。我们‘90后’年轻护士一个也不差,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团结互助、无怨无悔,个个都是好样的”。
在藁城,安梓铭主动挑选需要核酸检测人员最多的地点开展咽拭子采集。1月14日这天,得知需要去一家养老院,他主动报名并与一名同事步行前往。傍晚回到驻地后,得知临时增加了任务,他又带领宿舍其他三名同志前往,一直忙到夜里11时30分才回住所。
由于驻地是学生宿舍,房间比较阴冷,前期资源配备不够齐全,热水不充足。他和同事发挥苦中作乐的精神,用凉水洗漱。晚饭过后,组织宿舍内人员开小组会议,总结一天不足,并且和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做法,避免差错的发生。
1月16日下午6时间突然接到紧急任务,有7000人等待核酸检测,大家顾不上吃完饭,以最快的速度整装待发。安梓铭将分配的工作干完之后,看到仍有好多同志没有采集完毕,他便询问志愿者哪里还有剩下的工作,让同志们先休息,他来分担。那一夜,他和队友忙至凌晨1点。“那晚到食堂,志愿者们从后厨端上来热腾腾的饭菜,真是一顿美食。我想,无论多晚,总有人等你回家,那感觉,真好……一天的疲惫消失了。”
敢担当:“我是党员、我先上!”
王伟
抗击疫情是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不仅考验个体勇气意志,还考验整体系统协调能力。“我是党员,我不上前线谁上前线”。王伟是骨科中心总护士长,作为第二批支援藁城人员的总领队,她带领全市80名队员直抵藁城。她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但要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还要为大家做好服务、做好相关沟通对接工作,并保证队员安全。
每天,王伟往往是夜里1点接到早上的任务,随即立刻与当地负责人联系相关事项,比如采集各村人次、防护物资、有无阳性感染者,再将队员进行分组发通知。早晨五六点钟,她便将队员召集后赶往采集点。
队员们说王伟是”铁人“。她每天最后一个返回宿舍,还要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把注意事项下发,每天反复和队长及各队员强调注意事项;组织全员开展穿脱防护服技术培训,检查每个人的防护服。对于这些更多的付出,王伟坦诚地说“我的职责是保证个人安全,做到零感染,完完整整的把队伍带回去!”
除了每天重复性的、繁杂的工作,最让王伟欣慰的是看到小学五年级的女儿长大了。“她更加懂事了,学会了做家务,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还给我写了一封信”——
“您临行前亲吻我额头时,其实我已醒来,您的泪水滴在我脸颊,热热的……,我裹紧被子,用被子擦干眼泪,生怕我的哭声让您听到,因为您总跟我说,五年级学生已经是大孩子了,我想证明我已长大……””“我从一个很少看新闻的小学生变成一个收集各种疫情信息的孩子,只为从画面的点滴中搜寻到您的身影”“现在每天按时起床、洗漱、背古诗、英语、做假期作业、读书、弹琴、看电视、带好口罩和小朋友一起下楼玩耍,我还洗碗、帮助爷爷奶奶打扫卫生做家务呢”“我想大声告诉您:‘您是最美的妈妈!您就是天使,长大后我也要像您一样!’……
无畏惧:下沉一线,筑牢堡垒最前沿
刘璠
疫情防控,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洗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一名党员,我申请去藁城。”1月12日,神经外科一病区护士刘璠拨通了领导的电话,语气恳切而坚定。她是一名有着12年党龄的老党员。来藁城之前,他的丈夫也经在工作岗位将近半个月了,至今没有回家。家中有一个四岁和一个刚满一岁的孩子,小的尚未断奶。“听说我们医院要支援石家庄,感觉党员应该起模范带头工作,别的都是小事,有了家人的支持我报名了”。
作为25人中,除总领队王伟之外的唯一的一名女护士,她忙起来活脱脱的“女汉子”模样。1月12日晚上,独立采集咽拭子600余人,回到宿舍已经夜里十二点;白天,用不太热的温水泡方便面,面稍微软和就囫囵着吃下去,而后又开始新的工作;穿脱隔离衣时间较长,为了能够按时完成采集任务,尽量避免进食及上厕所……
刘璠说在采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严寒,不是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而是身着笨重的防护服,头戴严密的口罩和护目镜带来的呼吸不畅和憋气感。为使标本的准确性增加,采集的同时她往往要一遍又一遍指导村民:“麻烦您,张大嘴,发‘啊’的声音”。每天重复上千遍,嗓子已经沙哑。但是看到村民们渴望和信任的眼神,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刘璠一次次地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
哪里有需要,党员的力量就到哪里。在接到前往采集阳性率较高的增村镇时,刘璠主动报名。她说“那里虽然很危险,但是做为医务人员,又是一名党员,我无所畏惧,冲在最前方是我的职责。虽然拖着疲惫的身体、双手已经冻僵、勒痕布满脸庞,但是跟一群兄弟姐妹一同战斗很快乐很享受。”
亮身份:坚守岗位,迎难而上勇担当
蒋圆圆
“是党员,我们就在防护服上面写上‘党员’,我们在一线更要亮身份、当先锋。”放疗科护士蒋圆圆说“此时此刻党员就是要冲在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检测中,蒋园园和队友严格按照“一人一消毒”的原则采集咽拭子,眼镜、护目屏上流下来的雾水早已结成一个个小冰柱。白天工作时,村干部让他去吃午饭,他总是婉言拒绝,并让队友先去:“防护物资紧缺,不能浪费了这身物资,而且现在跟病毒赛跑,时间就是生命。”
在村里,蒋圆圆和队友还需要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婴幼儿采集咽拭子。那天,他来到一户人家时,一家老小正热热闹闹的吃饺子。主人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来吃,他感谢后迅速完成采集,而后赶往下一户。“说实话当时真是饿晕了,真想把防护服一脱跟老乡们好好坐下来,喝点醋,再吃一盘热乎乎的饺子”,回想起这段经历时蒋圆圆笑着坦言心声。
腊月初八这天,简单吃过晚饭后,蒋圆圆想起今天还没向老人报平安,他带着歉意的心情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母亲先是沉默,而后有些哽咽说“好好干,听领导的话,你是老党员了,有什么事一定要冲到前面,衣服带的够吗,不行给你送过去,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别感冒了!”“你们放心吧,在家注意身体,一定要做好防护,两个孩子就辛苦你们了”。因为有队友在身旁,蒋圆圆匆匆挂断了电话,他说“这些年自己为家里付出的太少了,老人在,家才在!“
……
以抗疫为卷,以党性为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王伟、朱磊、蒋圆圆、刘璠、安梓铭等党员用实际行动,让党员成色越发光亮,书写了一份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