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家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社团——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主要创始人。他倡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职业院校办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启示。


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这种“大职教”思想契合了当代高职教育行业性、开放性的特点,即他所倡导的“社会多方参与”“建立产学联合体”,这种实践思想也为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衡职院”)开拓了办学思路。


衡职院是一所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23年的直隶第六师范学校,2001年改制升格。虽然有历史、有传承、有发展,但也面临教育教学资源紧缺、体制机制不活、办学活力不足等多重压力。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是先天性不足致使发展空间受限。学校最初按2000名在校生规划设计,校园占地不足150亩,迄今周围再无寸土扩展余地,长期处于资源紧张窘况。且教师数量与专业结构也越来越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二是产教融合停留在浅层次。主要表现为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不密切,学校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存在错位或脱节,校企合作水平较低,没有真正把产教融合渗透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办学活力不足。现代学校制度尚不健全,办学体制机制不能适应产教融合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如何突破办学瓶颈,走出一条跨越发展之路?我们认真学习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深入发掘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必须以创新思维、改革思路和超常举措,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藩篱,并形成如下共识:一是必须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出路,紧盯地方发展需求,对接地方产业升级,借力地方政府资源;二是必须在深化产教融合中找出路,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搞好专业共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必须在引入市场机制中找出路,借力社会资本,加强战略合作,推进体制机制转型。


在这一办学思想的牵引下,衡职院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立“扬长补短”新理念,即找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凝练特色,把长板打造得更长,把短板提升和补齐,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转型,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二是提出“融入地方”新思路,即沿着“校园融合产业园、专业融合产业链、课程融合岗位群”的发展思路,打造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三是实施“一体多翼”新战略,即在推进校本部强内涵、提质量的同时,加强政校企合作,利用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在校区发展上进行多点布局。四是构建“一校两制”新机制,即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校本部保持公办性质,努力做特做强,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共建二级学院,实行混合所有制办学。


在上述理念和思路的指导下,近年来,衡职院积极面向市场抓改革,努力构建有融合力、生命力的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机制。


一是引企入校,推行业岗对接制。衡职院坚持“不为所有,但求所用”原则,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和办法引企入校,开展订单式培养。目前6个系的31个专业,都有对应的合作办学企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确保了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口径”相一致。


二是共建专业,实施项目管理制。衡职院实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和公司化管理模式,企业全程参与招生、管理、课程开发、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以及相关事项决策;自主安排硬件投入和设备配置;专业核心课程由企业选择教学模式,企业技术人员讲授;学生管理实行主辅制,由企方班主任和校方辅导员共同负责学生工作。


三是产教融合,推进集团办学制。衡职院围绕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积极推进政校企合作,促进教学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2016年,与衡水市交通局、武邑县政府共同创建了企业法人型的衡武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和利益共享机制建设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2018年,牵头组建了河北省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集团,为河北省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河北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等13家河北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理事单位。


四是多元主体,探索混合所有制。衡职院依托自身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股权式融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对二级学院在资金和设备上加大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在用地和政策上的支持,构建了校、政、企三者之间的多元合作模式。目前,已打造了“交通运输学院”“工匠学院”“安平学院”三个二级学院,其中交通运输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单位。


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发展,要走得健康、走得长远,就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从更高的层面考虑发展,并着眼于与各方的联系与沟通。除了进一步做好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之外,还要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多联系、多沟通,寻求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才有利于职业教育在多种领域以及更高层次的拓展。


作者:李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