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1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疫情初期我就郑重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武汉疫情的变化随时牵动着我的心。终于在2020年2月20日接到医院通知,2月21日奔赴武汉抗疫一线。



刚接到通知时我的内心是激动的,但也包含了害怕和一丝恐惧。我的爱人就问我,怕不怕,我说怕。那你去不去,我说去。我觉得害怕是正常的,我们都有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家。人们不是害怕选择、而是不舍得放弃,因为选择的同时必然面临着放弃,选择了奔赴一线就必然会短暂舍弃自己的小家。面对如此凶恶的病毒会害怕也是人之常情,因为医护人员也不是神,我们也是有血有肉,并不是对病毒有自然免疫能力的钢铁之躯,所以我们也会紧张,会恐惧,但我们不会被吓怕,不会退缩,更不能被打倒。在防疫物质本就缺乏的情况下,医院尽量为我们备足了防护口罩、外科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及各种消毒物资等。出发时,市卫健委领导,医院书记、院长及各位副院长和科室主任的每句话都温暖着我的心,此刻我明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身后有无数的人在支持和默默的付出。此刻的我内心早已云开雾散、信心满满,我们都奔赴抗疫一线,带着医务人员的信仰,带着共产主义者的使命,带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责任,我们义无反顾,疫情不灭,我们不退。有国家,政府,社会,医院还有家庭这强大的后盾,已经没啥可怕的了,有的只是舍我其谁的拼搏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春天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出发了,义无反顾……



见过了武汉的晴天、阴天、下雨天;见过了武汉的凌晨、白天及深夜!慢慢的适应武汉的天气骤变、忽冷忽热,慢慢地适应现在的工作节奏、紧紧张张,也慢慢地适应了穿着防护服工作的各种不适了。我非常荣幸能成为衡水市第五批、河北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我们支援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29病区呼吸与危重症病区的医疗及护理工作。作为主管医生,主要负责病区患者的一切诊疗工作,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疗抢救危重症患者,协助康复患者转往定点隔离。病区里长期有病危患者五、六个,病重患者七、八个,其他患者相对病情较轻,周转比较快,恢复快的大约2周左右就可以出院。我们病区制定了严格的出院标准:除了胸部CT无明显病灶加上两次隔日核酸阴性外,全部加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LGM和LGG抗体检测,必须LGM抗体阴性才可以出院。出院后我们病区患者核酸检测零复阳。



刚接管病区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工作环境、陌生的战友、陌生的武汉方言,陌生的医嘱操作系统、陌生的病历书写系统,还好我们的工作本质不陌生,面对素未谋面的患者也没有感到陌生。因为这就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自从在医学院宣誓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熟悉,已经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形成本能反应。本来接诊一位新入院的患者是那么的自然和流畅,可是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的时候却变得非常吃力,由于工作时间长,护目镜早就起了雾气,我们需要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才能看清外面的一切,问诊、查体对于我们在熟悉不过了,可现在也变得不是那么简单,需要花费平时2到3倍的精力去完成,但我们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熟悉这一切。抢救病人CPR本身就非常耗费体力,面对新冠肺炎患者,CPR除了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我们暴露的风险,面对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没一个人退缩,大家轮流上,没有经过任何演练和彩排,而一切又是那么和谐和有序。



比疫情传播更快的是爱和希望,隔离病房没有家属陪同,我们除了做好日常的医疗救治工作外,更多的是关心患者的心理问题,尽量多陪他们聊天,安抚他们的情绪,与患者同处时间越长暴露机会也越大,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每次大家好像记性都不太好,穿上防护铠甲之后就什么都忘了。专业技术固然重要,但给予患者力所能及的心理关怀和照顾更重要,免疫力是最好的天然屏障。此刻的你可能还沉睡在梦里,而我们已经走过了黑暗,迎来了曙光,不是笨鸟先飞,而是职责所在。凌晨的黑暗已过,黎明的曙光已经到来。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待到武汉樱花盛开之时,我们一定会摘下口罩,用力拥抱!



20多天的工作很快结束了,按照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医院内8个病区逐渐合并,我们河北医疗队负责的29病区坚持到最后,伴随着最后一批轻症患者出院,重症患者转到雷神山医院。我们顺利完成工作交接,圆满完成支援胜利交班。我们是最后一批撤离医院的医疗队。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将进行全面消杀、短暂休整后恢复正常接诊。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是彭银华医生曾经工作的地方。彭银华为抗击疫情推迟婚期,在一线忘我工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最终离世。能够继续在英雄奋斗过的地方工作我们倍感自豪,能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倍感欣慰,彭医生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病毒。29病区收治了彭医生同期感染的3位同事,两位医生,一位护士长。我们精心为三名战友制定了适合他们的个体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庆幸的是三名战友都得以康复,我们交班的时候,他们三人都治愈出院到指定隔离点观察了。


3月20日,春分时节、桃花已开,我们做到了一个不少的健康的回来了……当飞机平稳降落在石家庄正定机场那一刻,民航局用最高礼仪“过水门”为我们接风洗尘!回衡水的路上全程警车开道、全线绿灯放行。家乡父老乡亲自发组成的队伍向我们挥手致敬、向我们鸣笛致敬!市委市政府领导第一时间为我们举行欢迎仪式,这是全衡水人民为了迎接我们回家给予的最高礼遇。而这种礼遇从返程的前一天就一直在享受,武汉人民同样给予了我们最高的欢送礼遇。许多志愿者为了送我们一程,半夜就在驻地酒店楼下等候直至天亮。他们不停的高声大喊:感谢河北、向您致敬、一路平安。武汉人民的淳朴和善良让我热泪盈眶、武汉人民感恩的心让我泪流满面。回家这天来的漫长又突然,想家的日子是漫长的、可真正到了离别之际却又觉得如此突然,分别的那一刻想再等等……


不论是武汉还是衡水,也不管是湖北还是河北,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华夏同根、中华同源。双方都用最高礼仪去欢送和迎接我们,你们所做的一切直击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一路从武汉哽咽到衡水。此时此刻我为是一名支援武汉的医生感到无比自豪!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如果您没有来过一定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有多美,一个看一眼就会爱上的地方,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个即将离开会心存不舍的地方,一个心存感恩的英雄城市……


武汉的樱花分外美丽,武汉的人民无比善良,武汉的一切依旧美好。在这里奋斗了一个月,于我而言对武汉这座城市有了特殊的感情,任何言语不足以表达我对这个城市的喜爱,期待出门日,共赏好春光。期待武汉更加美好的明天。武汉这个我拼过命的城市、留下来我一辈子难忘的回忆,我们回家了,来年春天我们一定相约在樱花树下。


讲述人:石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