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战“疫”的关键时期,冀州区活跃着一支戴着口罩、配着红袖章、身穿黄马甲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为市民介绍疫情防护知识、劝说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出门……这支队伍就是冀州区新成立的河北龙赐爱心志愿队。


疫情期间成立志愿者团队


春节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投身公益事业多年的张跃中始终关注并积极参与着冀州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随着志愿服务任务的增加,张跃中意识到必须动员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2月4日,在团区委领导的支持下,拥有6名志愿者的河北龙赐爱心志愿队正式成立。



“我们的第一个志愿活动是协助包联单位开展社区网格防疫排除工作,虽然一开始只有6名队员,但大家个个都奋勇争先,从清晨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护社区居民的安康!”对于第一次组织开展的爱心志愿活动,张跃中记忆犹新。


由于入户调查工作任务量大,急需更多的志愿者投入战斗,张跃中就以发微信朋友圈、打电话的方式向亲戚、朋友和社会爱心人士发起招募。“我报名,算我一个……”危难面前,志愿者从不缺席,热心人士纷纷踊跃报名,不到一周就有100多名志愿者加入河北龙赐爱心志愿队。从此,在冀州区各居民区、街道多了一群“黄马甲”的身影。


志愿者冲锋在一线


翻开河北龙赐爱心志愿队这些天来的工作日志,从疫情暴发伊始,他们的工作日程就排得满满当当,对于分包的防控点,坚持24小时人员无缝衔接。疫情暴发以来,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达15976小时。



2月6号上午10时左右,雪花纷纷扬扬落在志愿者张腾的黄色马甲上,他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雪花,认真地对进入小区的访客进行着登记。“这工作不容易,有些外来车辆一下没注意,‘嗖’地一闪就进小区了,得仔细盯好。”张腾说,我们志愿队成立初期,各个小区都要求封闭式管理,他所负责的新村属于没有物业和门卫的小区,由于人员紧张,只能单独值班,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无人替换。当天天气寒冷加之没有帐篷,张腾长时间处在户外,多年的老胃病突然犯了。“就在我疼痛难忍之时,一位热心市民给我拿来了药和热水。”张腾告诉记者,吃完药他继续值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孙建碌家住冀州区冀州镇孙宜子村,在得知河北龙赐爱心志愿队招募的信息后,很快加入团队。他义务协助社区抗击疫情,在联保单位执勤时,即使胳膊挫伤、脚磨破,依然天天从村里赶到城区,按时按点赶到自己的执勤岗位上。


义务消毒让居民住得安心


不仅如此,在河北龙赐爱心志愿队负责的居民区,他们还成立了消毒小分队。一次社区值守志愿活动中,志愿者接到一户居民发低烧的情况报告,他们第一时间把情况报告汇报给了分包单位并迅速按预案做了处理。队长张跃中自报奋勇,同分包领导走进发烧居民家中进行全方位消毒。为了让居民住着安心,张跃中决定成立消毒小分队。



人员紧张怎么办?张腾作为爱心志愿队组织委员第一个接过了队旗,主动承担起组建消毒小分队的任务。2月9号,张腾6个月大的女儿闹肚子,哭闹不止,爱人给他打电话本想让他带孩子去看病。此时,张腾正在粮局家属楼忙着为小区居民消毒,根本抽不开身,爱人了解情况后自己打车带孩子去了医院。这天,张腾一直忙到晚上11时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疫情防控期间,张腾带着他的消毒小分队定期对粮食局家属楼、法院家属院、物资家属楼等处进行消毒,这支消毒小分队的爱心善举,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称赞。


今年2月初,河北龙赐爱心志愿队队长张跃中代表志愿服务队向冀州区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近万元的爱心防疫物资,这是冀州区的第一批爱心捐赠;2月20日,他们再次为南午村镇政府和吴吕村村口值守人员捐赠了80箱无糖核桃露……每一位身穿黄色马甲的志愿者,就是一名冲锋陷阵、骁勇善战的战士。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播撒着文明的种子,传递着浓浓的爱心,让冀州这座城市更有爱,更温暖。


记者:夏晓婷

通讯员:樊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