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多难兴邦。只有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天灾人祸的民族,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在抗击疫情的关键节点,我们唯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战争。
同舟共济的精神。“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从1998年的抗洪抢险,到2003年的抗击非典,再到2008年的抗震救灾,一次次伟大斗争告诉我们:越是面对挑战,越需要团结的力量;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群策群力。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一起并肩战斗的不只是武汉、湖北人民,而是全国人民。“武汉加油!”“湖北挺住!”成了网上热搜。各省份奋力驰援湖北,几百家宾馆免费用于安置相关人员,爱心企业无私捐助,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在这场人民战争中,从城市到乡村,从内陆到边疆,14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与病魔展开搏击,构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形成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就有了夺取疫情防控斗争全面胜利的最深厚的力量。
敬业奉献的精神。疫情发生后,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患渐冻症,妻子确诊感染病毒,自己依然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广大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直面“处处都是战场”,他们比谁都了解病毒的可怕和生命的脆弱,比谁都清楚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要面对怎样的风险,但他们始终无所畏惧、无怨无悔。从公安干警到新闻记者、超市员工、车间工人、机关干部,从清洁工到运货司机、快递小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倾力奉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仍需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履职尽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继续付出艰苦努力。
崇尚科学的精神。科技是战胜疫病的利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不盲从、不附和、依理智为归,严谨、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十分必要。从武汉封城到各地实行各种隔离措施,再到在武汉设方舱医院,从湖北将CT影像纳入诊断标准到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诊疗方案,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科学精神、贯穿着科学原则。然而,一些不知出自何处的民间防疫方法广为传播,部分城市出现非理性抢购苗头,某些地方以极端方式对待感染或疑似病人的做法,也凸显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以科学精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们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抓紧研发疫苗和有效药物等病毒克星,同时,加大科普宣传普及力度,引导公众尊崇科学、相信科学。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每一次灾难,给予我们民族的不是屈服而是抗争,不是毁灭而是生机,使我们不断从衰弱走向强盛、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一定能够早日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