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咱家有人感冒发烧吗?”“今天咱家消毒了吗?”“咱村的防控物资还充足吗?”……父亲刚去世,母亲瘫痪在床,妻子右腿半月板撕裂行动不便,孙子还未满月……家里离不开他,村里也需要他,面对选择,大年初一,武强县医院驻大韩村第一书记陈忠秋毅然回到防控一线,他奔走在大韩村的各个疫情防控点,生怕防疫工作有疏漏。
陈忠秋只是武强县112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的一员。为更有力筑牢农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武强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的紧急通知》,号召驻村工作队全体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勇当农村疫情防控的急先锋。全县驻村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他们放弃节假日,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主动承担起帮扶村防控重任,该县的112个驻村工作队铸就了112座坚强的农村抗疫堡垒。
街关镇大韩村驻村干部劝导未戴口罩老人。
防疫事无巨细就是对群众负责
协调村里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党员值班岗、党员带班岗三支队伍,党员干部冲上防疫第一线;协调村超市作为供应点,解决了疫情期间群众的生活用品供应问题;每天为被隔离人员定时定点送生活必需品;为村里配备四台对讲机,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组织安排专人在全村消毒……武强镇驻马头村第一书记张标返岗后就事无巨细地安排起了村里的防控工作。
张标说:“我安排事很‘啰嗦’,可防疫工作就得事无巨细,这就是对群众负责。只要人心齐,力量往一处使,疫情并不可怕。有了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武强镇马头村驻村干部协调村超市物资。
据悉,为更好地解决好疫情防控及疫情期间群众的生活问题,武强县的驻村工作队协同帮扶村党组织研究制定防控方案,为112个贫困村党员划分党员责任区896个,设立共产党员责任岗448个,织密疫情红色防控网;还通过村级便民服务站、组织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等方式,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理代购物资、代办事项等好事实事600余件,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苦口婆心做好防疫宣传
“安心在家呆着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在家要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面对疫情不要恐惧,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家里缺啥就给我打电话。”……东孙庄镇政府驻孙孟寺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郭晓运回村后就立即协调村两委干部,对全村405户居民分片宣传、摸排和管控,把最新的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过上门、大喇叭等方式苦口婆心地告知各户,提高了村民防控疫情的自觉性,做到了群防群控。
郭晓运介绍,村里孤寡老人多,他们对疫情一点都不了解,他实在放心不下。作为共产党员,又是退伍老兵,与疫情战斗,与时间赛跑,让群众安心,是他的担当和使命,入党誓词不能只是在嘴上说说!
“都说病毒来了,不让出门,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晓运天天来宣传,来问情况,现在放心了。我相信党,相信国家。”孙孟寺村的贾记聪老人这样说。
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是开展疫情防控的基础。针对农村疫情知识普及,武强县各驻村工作队采取电话、微信、短信、大喇叭广播、标语警示、登门不入户告知等方式,进行多层次、全覆盖式宣传,将防疫知识传达到每一户、每一人,教育引导群众科学认识疫情,让群众吃好“定心丸”。
无私援助提供物资保障
深州市工商银行邮储银行驻北代乡吴沙洼村工作队协同村里三个扶贫车间备足了棉服、食品、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
北代乡吴沙洼驻村工作队及三个扶贫车间捐献物资。
衡水中学驻街关镇东南街村工作队为东南街村提供了电动喷雾器、口罩、医用服装、84消毒液等防疫用品,以及肉蛋奶和方便面等食品。
县财政局多方协调防疫物资支持留寺林、南代两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疫情防控,受到村两委及村民的赞扬。
彭刘庄驻村工作队捐助的御寒棉帐篷已经投入使用。
…………
全县112个驻村工作队通过派出单位支持、驻村经费列支、争取社会支持等方式,筹措资金为帮扶村购置防疫物资,为帮扶村打好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驻村工作队就是党员抗疫堡垒,关键时刻,有工作队和我们并肩战斗,我们对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阻击战充满了信心。”吴沙洼村党支部书记吴清涛说,驻村工作队给了他战胜疫情的底气。
记者:周春旺
通讯员:王立伟 曹贺
编辑:于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