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贡瑞霞,她脸色很憔悴,声音很沙哑,她已经连续近二十天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了。自春节前四天,医院接到通知对所有来院发热病人进行登记排查,身兼发热门诊与急诊科两个科室主任的她,把这个重任扛在了肩上。


新冠肺炎,从现有资料看,这是一种通过飞沫、气溶胶、接触进行传播,而且传染性较强的病毒。作为发热门诊的主任,接到指令后,从1月21日,也就是大年腊月二十七开始,对来院的所有发热病人开始进行详尽地排查。四院党总支书记王韶华,院长国义民,以及院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和职能后勤处室,更是高度重视,从人员调配,物资购置,设备准备等等各方面给予了百分百的支持。贡瑞霞和她的团队迅速到位,疫情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得以井然有序开展。


 贡瑞霞(中)和她的团队在部署当天的工作  李威 摄


“每年春节值班对我们急诊科来说是家常便饭,但这次不同,我们心里都明白,从心里提前给自己打了预防针!”贡瑞霞说。


发热门诊人员以80后、90后居多,其中,有的初为人母,家里的孩子仅仅13个月,还有的家在异地,父母盼着过个团圆年……这些美好的愿望,在得知疫情的那一刻统统被抛在脑后。当听到医院党总支发出第一声号召,她们所有人都没来得及与家人沟通,就直奔工作岗位。


作为科主任,她组织人员学习防护服的使用,熟悉应急、接诊流程,掌握上级下发的每次诊疗指南,还要时刻警惕地筛查每个发热病人……大年三十这天,连续三四天连轴转的贡瑞霞终于累倒在岗位上,可她强撑着身躯告诉自己不能歇,科里离不开她,疫情面前,她更不能退缩,这是医生的天职。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无言的奉献。


她深深地懂得,疫情排查准确与否,意义极其重大,一个细微环节的疏漏,可能就会给病毒以可乘之机,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职业的敏锐使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即使身体不适,也要坚持在岗位上完成院领导交给的任务。

 

坚守在一线的贡瑞霞         李威  摄


大年三十晚上,当千家万户欢聚一堂收看春晚的时候,贡瑞霞在发热门诊忙到了晚上十点。直到家人骑电动车来接她回家,经大家多方劝说她才放下手头的工作,跟爱人一起去远远地看望了一下老人。她不敢打车,不敢坐车,不敢近距离与家人团圆,匆匆见过家人一面后就又返回到属于她的“阵地”……这位憨厚而直率的大姐,微笑着说:今年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虽然自己与感染科医护人员不能像多数人一样与家人团聚,但能为更多的患者解除身体疾病,卸下心理负担,让更多的人过一个快乐的春节,我们觉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此后不久又发生的一件事让她自责不已。春节期间,73岁高龄的母亲因意外脚受伤,老人生怕给儿女添麻烦(贡瑞霞在四院,她的弟弟在五院,这个春节都在各自岗位值班),忍着剧痛度过了一个春节,从始至终没有给孩子们打一个电话。正月初九,这位老人才被发现伤情的儿女带到医院就诊,经查,右脚第五跖骨骨折。此时的贡瑞霞心如刀绞,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疫情面前,自责、惭愧。知女莫若母,老人安慰她说:别为我担心,我有你爸照顾,现在是国家需要你们,医院需要你们的关键时期,你要把好关,好好工作。简短的几句话,让贡瑞霞泪如泉涌。


疫情期间,医院发热门诊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发热病人。1月24日晚上,一位从武汉返衡的发热病人引起了贡瑞霞的高度警惕。因不能排除新冠肺炎,需要马上留观,患者却由于对新冠肺炎的恐惧极不配合,情绪几近失控。


贡瑞霞一边安抚患者的情绪,一边科普新冠肺炎的知识。“年夜饭今年吃不成明年还可以再吃,但是病毒万一传染给家人,后果不堪设想……”温柔贴心的话语,让患者的紧张情绪渐渐放松下来。贡瑞霞又给他送来了四院食堂精心准备的饭菜,患者感受着春风般的温暖,终于完全放下戒备,说:“贡大夫,我听你的。”贡瑞霞这才放下心,同时积极组织四院专家会诊。经过努力,患者排除了新冠肺炎嫌疑。她及时把这一消息告诉患者,患者万分激动,连连对她表示感激。在春节期间,贡瑞霞带着科室人员严防死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患者的筛查,用爱心、耐心、细心认真履行着发热门诊医生的天职。

 

她细心地为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整理“战斗服”   李威  摄


她笑着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跟我们院领导的一级支援分不开。”春节期间,四院发热门诊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注,党总支书记王韶华,院长国义民等班子成员,多次到发热门诊一线查看,及时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了前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目前看,衡水的疫情防控情况正朝积极方向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防控措施有力到位。同时,也与那些坚守在一线、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播种一份善良,就是播种一份希望,收获一份感动,更会收获一份心安。坚信,在疫情面前,有无数个像贡瑞霞一样,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安危得失的白衣战士,亮剑而立,这场人与病毒的战役结局必定由我们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