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和6日晚,一个由30位古稀老人组建的“青春之歌”微信群准时热闹起来:两句半《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献墨宝《武汉加油,人民安康》、女生独唱《白衣天使保平安》……毕业于原冀县中学的这些老人把每年的同学会,改成了网上抗疫晚会,天南地北的老衡水人,用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表达着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我在北京,我为武汉加油!武汉必胜!”“我在西安,我为武汉加油,中国必胜!”“我在贵阳,我为武汉加油,天佑中华!”“我在衡水,武汉加油,人民健康!”“我在新西兰,我为武汉加油,中国战无不胜!”……定居在海内外的30位老同学,纷纷在他们的微信群里发出战“疫”口号。
活动组织者李向宁激动地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思想文艺小分队’的人,大家毕业几十年后,定居海内外。疫情当头,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心系家乡,心系中华,真的非常令人感动。”自2015年,这30位古稀老人再聚首后,每年都会举行见面活动,共叙同窗情。然而,面对今年来势汹汹的疫情,大家一致决定,取消同学聚会,改为网络聚会。
一时间,围绕抗疫话题展开的节目报名信息纷至沓来。老人们使尽浑身解数,发挥各自特长,自编自演了各种抗疫节目。其中,来自西安的张秀珍、北京的李向宁和衡水的张淑英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共同表演了两句半《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现住北京的王善桥别出心裁,旧调新词,将京剧《江姐》改编为《待春光》,“医者仁情扶民恙,众志成城待春光……”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唱词唱出了战“疫”的士气。此外,还有独唱、乐器独奏、京剧、书法等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
“虽然不能见面相聚,但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相信众志成城之下,我们中国一定会战胜疫情,取得最终的胜利!”老人们在微信群里,纷纷发出战“疫”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