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衡水——河北衡水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开幕,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了衡水的城市新形象!
“我和我的祖国”衡水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激情唱响,2万余名各界群众共享盛世欢歌。
2018年、2019年,衡水连续两次作为特邀主办单位,参加厦门国际乐器展,叫响了“衡水—中国乐器之都”品牌。2019年11月,衡水乐器亮相德国(莱比锡)国际乐器展览会,在欧洲大陆奏响了衡水的“音乐之声”。
……
2019年12月27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文化衡水”主题媒体见面会暨集中采访活动中,集中展示了衡水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回望走过的辉煌征程,全市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一个个具有衡水特色的文化符号,滋养着城市灵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成色十足。
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
书香艺韵润湖城
图书馆成为市民休闲充电的好去处。
文化,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精髓和软实力。坐落在桃城区滏阳河畔的衡水文化艺术中心,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汇聚了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四馆一院一中心”,结束了衡水没有大型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剧院的历史,成为了靓丽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
走进市群艺馆,参加舞蹈、合唱、戏曲等培训班的市民正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市群艺馆利用新馆场地设施,每年开设曲艺、萨克斯、摄影、绘画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公益培训,每年培训学员1万余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年来,市群艺馆还承办了一系列品牌群文活动,广场舞大赛、群众文化艺术节、文化惠民演出季、全市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衡水保利大剧院自2018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共组织各类演出活动147场,公益演出及活动83场,每年为市民提供60场以上与全国同步的高水平演出。在这里,市民不仅能欣赏到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传统戏剧《女驸马》、话剧《广陵散》等国际国内经典剧目,还能使用“文化惠民卡”享受优惠价格,让市民真正感受到“高贵不贵”,共享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元旦、春节期间,保利大剧院还推出系列活动,新年音乐会、儿童剧、传统戏剧、相声等精彩演出轮番上阵,为喜庆的节日萦绕上浓厚的文化氛围。
市图书馆是全国首家采用社会化运营的地市级图书馆。上架图书11万册,设有十大阅览区,提供阅览坐席1500余个。同时,配备了数字阅读终端、电子下载阅读机、VR体验设备等,增添了阅读的科技感。开馆一年半来,到馆读者的数量稳步增长,日均接待读者2000余人次,共办理读书证1.7万张,文献外借量26万册次,真正成为市民的“城市书房,精神家园”。
不仅在主城区,各县市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公共文化场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全市数字影院建设达标率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文化馆、图书馆进档升级提速加劲。2018年,全市累计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201个,村文化广场4083个。全市新建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5个、自驾车房车营地2个以及停车场53个,完成了4A级以上景区游客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了3A级以上景区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和WIFI全覆盖。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文旅融合兴湖城
衡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化为路径、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融合发展为手段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衡水深入挖掘以“九州之首”为代表的“冀文化”资源、董子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运河文化资源等,努力塑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把衡水湖打造成为雄安新区南侧生态休闲旅游胜地,推出学生游、老年游、家庭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京津冀团队游客来衡旅游。以侯店毛笔水墨小镇、周窝音乐小镇等“双创”资源为依托,引进旅游投资项目,吸引青年创客、文化创意人等投资创业,以创意连接文化与旅游,扩大文旅的“乘法效应”。
通过举办国家博物馆“文华衡水”展、国家图书馆武强年画专题展、中国·衡水(国际)城市雕塑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提升了衡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果举办了3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城乡面貌改善和营商环境优化,实现了产业水平、城乡面貌、群众幸福指数“三个提升”。
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67亿元,占GDP比重4.4%,居全省第二;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95.5万人次,同比增长15.14%;实现旅游总收入162.2亿元,同比增长20.47%。金音乐器集团连续5次获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中国内画艺术展览馆、闾里汉文化民俗小镇、阜城剪纸创意产业园等11个项目入选河北省重点产业项目,习三内画、孙敬学堂被评为“2018河北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得上、叫得响的名牌企业。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
文艺创作日益繁荣
浓浓墨色染湖城
衡水在文艺创作上注重深挖地域特色,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雕细琢,创编了一批有深度、有品位、有情怀的匠心之作。
以安平台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创建为素材,创编的大型现代评剧《火种》,获第十二届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现代评剧《咱家老李》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双星为原型,展现了衡水扶贫干部不忘初心、苦干实干的生动场景,荣获第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十三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歌曲《拉纤的汉子》以运河文化为题材,歌颂了坚韧不拔、实干追梦的“纤夫精神”,荣获第十二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十二届“燕赵群星奖”;动画片《年画中的传奇》荣获河北省微电影大赛特别奖和第六届亚洲微电影大赛优秀奖;与国家京剧院合作,以“一代大儒”董仲舒为原型,创作了大型历史京剧《董仲舒》,在全国巡演中获得了广泛好评……
一大批讴歌时代、礼赞人民的文化艺术精品,鼓舞着人民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拼搏。此外,还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深入城乡,通过“送欢乐下基层”“送文艺进万家”“艺术记录•美丽乡村”等多种活动载体,推出一批精品佳作,为时代画像立传、为人民抒情抒怀。
传统文化保护成效显著
历史记忆浸湖城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一大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目前,深州盈亿义仓、景县舍利塔等重点文物抢险加固工程已全部完成。非国有博物馆展览馆建设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中国书画博物馆、世界乐器博物馆、枣强空调博物馆等20余家民营博物馆或展览馆。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绘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9人入选第五批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深州市王家井镇(形意拳)、桃城区路北街道办事处(衡水内画)、阜城县崔庙镇(剪纸)入选2018-2020年度“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漫步在衡水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灿烂宝贵的文化生根发芽、遍地开花,向世界展示出“坚定文化自信”的远见卓识。如今,衡水已搭建起文化繁荣发展的广阔平台,努力当好文化的挖掘者和传承人,悠久文化正在这里兼容并蓄,创新升华,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