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衡水市精准施策,全面发力,打出一套脱贫减贫“组合拳”,全市共完成脱贫9580户、18480人,超额完成贫困人口年度减贫目标,8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实现全市100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安平县卫健局组织县医院在南王庄镇闫大转村开展义诊活动。


持续落实领导包联,市级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贫困村、两个贫困户,各县市区也严格落实了包联扶贫制度。扎实开展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活动,逐级签订脱贫责任书,进一步强化督导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


认真落实《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服务办法》,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人口不遗漏,非贫困人口不纳入,切实做到精准识别。2019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中,全市新识别纳入贫困户10户28人,自然增加268人,自然减少2558人。


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确定脱贫路径,深化因人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户精准落实产业就业扶持、危房改造、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兜底等政策,提高了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武强县小手套做成大产业。


对照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各6项退出指标要求,严把程序标准,逐项核实验收,逐级审核把关,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退出指标全部高于脱贫标准,达到高质量退出。对已脱贫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实行“四不摘”,持续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脱贫质量得到巩固提升。


武邑京东跑步鸡。


据省统计部门反馈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11元,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4%)2.5个百分点。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衡水市1001个贫困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广播电视、通光纤宽带和4G网络信号覆盖。饮水安全、主街道硬化亮化、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服务中心和卫生设施全面达标。各县市区加大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