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衡水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民生改善、现代农业、衡水湖生态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70余条。


为民生兜底,让民心更暖。新华社发布文字通稿《河北:筑牢农村冬季取暖“保障网”》,提及冀州区、武邑县聚焦农村群众取暖需求,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全方位筑牢农村冬季取暖“保障网”。中新网发布图文报道《河北衡水三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 城市安全与品质双提升》,介绍市区燃气管网防灾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滏阳河市区段(干马桥—大庆路)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在公共区域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项目已全部完成,实现城市安全与品质双提升;图文报道《衡水市主城区已建成9个百姓健身房并全部投入使用》介绍衡水市开展实施“百姓健身房”项目,城区已建成9个百姓健身房并全部投入使用,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图文报道《河北景县多措并举保供暖 民生“温度”暖民心》介绍景县聚焦设施维护、服务优化、联合巡查等关键环节,全面打响冬季供暖“保卫战”。《河北日报》刊发图文报道《小病不出村 大病有依靠 用药更安心》,介绍故城县构建县域医疗、公共卫生、医药管理、医保统筹“四大协同体系”,实现管理、诊疗、城乡用药、基金运行“四个一体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实惠的医疗服务。


围绕衡水经济社会发展,《光明日报》刊发《第八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报道第八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暨招商对接活动在冀州区举行,推动京津冀三地农业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链深度融合。《经济日报》刊发《从土专家到新农人——记河北省饶阳县农民高级技师宋长江》,介绍饶阳县农民高级技师宋长江不仅自己通过设施蔬菜种植走上致富路,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蹚出一条集约化、生态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河北衡水:漏斗区种上节水田》报道衡水市以科技为先导,以良种良法为核心,优化种植结构,推广节水品种,发展旱作农业,探索节水增效、稳粮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此外,《河北衡水多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执法提质增效》《衡水湖迎来“黄金观鸟季”》《奋进的衡水交出“十四五”硬核答卷》等报道分别在中新网、《河北经济日报》、长城新媒体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