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质检员”将检测效率提升40%,当北方最大的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智能化生产基地即将拔地而起——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场关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的“智造”革命,正在悄然重塑产业的基因。每条产线的升级,都在为“新质生产力”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传统制造迈向高端的密钥,已经紧握在“智能”手中。全媒体系列报道《潮起渤海湾•新质生产力的力量》,今天请看《给汽车装上“智慧轮”和“数字窗”》。

轮毂会“自我体检”?AI质检员效率飙升40%

走进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的铝车轮六号工厂,记者对传统热工车间“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固有印象被彻底刷新。产线上,机器人如同沉稳的“舞者”,安静地挥动着手臂,完成铸造、铣削、插拔等一连串动作。一只只轮毂在它们手中完成从毛坯到成型的蜕变,随后有序进入X光工位,接受“体检”。
在X光检查站,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线技术质量部质量检查科科长张元鑫指着屏幕上的数据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为误差,公司率先将AI识别技术引入工业质检,成为行业内的首创。

视频链接:https://web.cmc.hebtv.com/cms/rmt0336_html/0/0rmhlm/sydw/zw/hbfc/12060204.shtml?share=true
来到涂装区,只见机械臂灵活挥动,为轮毂精准喷涂上不同颜色的漆料。技术质量部负责人赵林然说,过去固定喷枪一次只能喷涂一种颜色,现在每只机械臂能携带8支喷枪,还可以随时切换颜色。依托这条“快速响应”产线,即便“一件起订”的个性化需求也已经成为现实。

作为河北唯一、全球铝轮毂行业唯一的“灯塔工厂”,中信戴卡六号工厂通过构建智能中枢、打通全流程数据、推行柔性生产,持续推动制造能力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进。
26家企业编织汽车零部件“智能集群”
车轮的智造革命,驱动着整车品质的升级。而一辆好车,不仅需要一双精准的“脚”,也需要可靠稳固的“支撑系统”。在秦皇岛开发区,和车轮智造交相辉映的,是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这里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已经汇聚了26家规模以上企业。它们共同串起了一条从轻量化零部件、模块化部件到新能源汽车制造、汽车电子控制的完整链条。其中,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正致力于为汽车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玻璃总成组件产品。

“它搭载的先进双料投入注塑系统,能够实现复杂部件一次成型,从硬件上确保了产品在微观层面的精度与一致性要求。”在公司注塑车间,制造一厂厂长王文琦指着一台大型高精度设备——双色注塑机介绍,这是公司新投产产线的核心。整体生产线并非是简单操作新设备,而是将过往积累的成熟双色注塑经验与新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持续的工艺参数优化,确保每件产品在关键指标上都能超越行业普遍标准,精准匹配乃至超越客户的高品质要求。

记者许晓彤采访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一厂厂长王文琦
“数字引擎”驱动科力装备基地落地

科力装备深耕汽车玻璃总成组件领域,产品覆盖风挡、侧窗、角窗等全系列,稳居注塑类、挤出类汽车玻璃总成组件细分市场龙头地位,是四大汽车玻璃巨头的全球供应商。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一期预计将于今年11月建成投用,届时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汽车玻璃总成组件智能化生产基地。

视频链接:https://web.cmc.hebtv.com/cms/rmt0336_html/0/0rmhlm/sydw/zw/hbfc/12060204.shtml?share=true
在智能化浪潮中,科力装备的转型正是秦皇岛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升的缩影。随着双色注塑技术对制造精度的突破,以及与华为云共建的全链路数字体系深度融合,企业正在从零部件供应商向智能方案提供者跨越。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康婧说,公司将继续深耕汽车玻璃组件核心技术,同时积极布局纳米涂装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作为上市公司和区域制造业的标杆,科力装备将以新智能基地为支点,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壮大河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车间的“静”,是智能化渗入肌理的从容。从轮毂的静默舞步,到玻璃组件的智能蓝图,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效率革命,更是整个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逻辑的深刻重构。AI质检、数据互联、柔性产线……这些智能化的实践,正在驱动产线思考,赋予制造灵魂。新质生产力的“智能化”密钥,已经在这渤海湾之畔,落笔成真。
编辑:姜长淼
来源:冀时客户端原标题:潮起渤海湾·新质生产力的力量 | 给汽车装上“智慧轮”和“数字窗”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