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内丘县和隐山居民宿。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巍巍太行,风光无限。


金秋九月,河北太行山迎来一场缤纷多彩的文旅盛会。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首次聚焦太行山文化旅游带,采用“主分会场联动”模式,由沿线五市联合举办,推动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发展新格局。


大美河北,太行山是不可错过的一站。


河北太行山区域涉及邢台、石家庄、张家口、保定、邯郸5市,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屏障。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是全省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区。我省1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6个在太行山区域。


传承弘扬太行精神,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我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立足太行山旅游发展全局,将沿线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精心打造太行山文化旅游带。


“讲好太行故事,叫响太行品牌,需要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和业态,优化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凝聚发展合力,省旅发大会是很好的平台和抓手。”河北旅游规划首席专家、河北省科学院研究员邸明慧说。


回望每届省旅发大会,我省都聚焦旅游市场需求,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推出系列特色旅游线路,叫响区域旅游品牌。省旅发大会已经成为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区域发展整体跃升的创新平台。


今年,省旅发大会创新改革,将承办地从“一地”扩展为“一域”,由“一市主办”扩展为“多市联办”,通过整体性布局、创新性引领、区域性协同、差异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太行文旅一体化发展。


品牌是文化和旅游的灵魂,是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届省旅发大会联动五市共同打造“壮美太行”八大场景,统一发布太行山文旅形象标识,联合开展宣传推广,打出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


自然奇观、红色旅游、户外运动、生态康养、乡村民宿、特色美食、自驾骑行、创意市集,八大场景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形成互补性产品矩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太行山秀美自然风光、厚重历史文化、特色民俗风情。


邸明慧说,这些产品在短期内可以引爆京津等周边市场,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等中远距离市场的关注度,提高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意愿。长期看,可推动太行山旅游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产业融合+品牌增值”全价值链升级,形成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品牌打响需要“引爆点”,但热潮退去,硬核产品支撑才是关键。让游客产生文化获得感和持续新鲜感,我省做好“文旅+百业”文章,推动旅游业与太行山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创新文化赋能,这里将成为太行精神重要彰显地。


弘扬“英雄太行”红色文化,我省以打造具有河北辨识度的太行文化IP矩阵为目标,多维度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抗大陈列馆等开发互动体验产品,让太行精神可触可及、可感可知、可亲可近,让太行山成为思古怀今、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放大资源优势,这里将成为国际山地生态旅游目的地。


让生态生金,我省精心打造中医康养、温泉康养、医养融合等多元业态,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康养旅游需求。同时依托山岳型景区特点,积极开发飞拉达、低空飞行、山地越野等山地运动和体验产品,让感官刺激与灵魂震撼在此交融,擦亮户外极限运动品牌。


产旅融合互促,这里将成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地。


文旅搭台,产业唱戏。以打造产旅融合新场景为抓手,我省将沿线5市75个县域特色产业融入文旅场景,谋划了公路自行车赛、扁鹊文化节、乡村音乐大会等特色主题活动,使文旅与特色产业融合互促,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壮美太行,处处好风景。下一步,我省将加强太行山旅游品牌统一宣传,建立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让旅游业成为太行山文化旅游带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河北日报记者 马朝丽 贾楠)


编辑:姜长淼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五市协同联动 展示壮美太行 ——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看新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