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衡水市首届中小学科学运动会在衡水泰华中学举行。本届运动会由衡水市教育局主办,衡水泰华中学承办,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和6所市直高中学校的1300余名中小学生同台竞技。
运动会以“梦想、探索、协作、实践”为主题,共设置科学探究、工程技术、人工智能、航天航空四大类36个比赛项目,分为小学A组(三至四年级)、小学B组(五至六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四个组别进行比赛。小学组旨在考查学生对科学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判断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科学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组的比赛项目突出竞技性、创新性与应用性,旨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学生在科学领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赛场亦是获取知识的能量场。“机器人”项目中,选手自行组装机器人并进行编程,使其完成识别颜色、路线、抓取物品等操作,并在规定时间内走到终点,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水火箭”打靶场上,成员们密切协作,在一次次发射中优化角度与气压,力求精准命中目标;“星际营救”项目需要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橡筋动力飞机项目结束后,老师则会结合赛场表现与学生的设计理念自述及时给予点评,让学生明确改良方向与技术原理……
河北枣强中学学生陈怡鹏分享道:“这次比赛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对物理兴趣更浓,更增强了小组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衡水滏阳中学的参赛选手李奥琳则表示收获颇丰,不仅通过比赛了解了飞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还更好地融入团队,收获了友谊。
武强县街关明德小学教师韩琛带队参加了抛石掠地、扑克高塔等项目,他说:“此次科学运动会既承载着全市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也凝聚着从县域到校园层层筹备的心血,为科学种子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让孩子走出课堂,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价值。”
衡水中学科技教师刘贵营拥有多次全国赛事裁判经验,是此次人工智能项目的裁判员,他表示:“学生们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将课堂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这正是我们提倡的 STEAM 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很高兴看到衡水在科技活动项目上与一、二线城市几乎同步,学生们训练有素,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指定任务。我们希望通过搭建公平的实验场景,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近年来,衡水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基本形成了“一地多特色,处处有亮点”的科学教育发展格局。2024年以来,我市已有4所学校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3个县区和14所学校被评为全省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我市科学教育成果,为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了重要平台,标志着我市科学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