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截至2024年底

全省累计建设和美乡村超1万个


9月11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北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690.2万亩,亩产403.4公斤,总产781.8亿斤,全省粮食总产连续12年超过700亿斤,连续9年超过740亿斤。今年全省夏粮再获丰收,总产达到306.2亿斤。大力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扎实开展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唐山市曹妃甸区国家级试点。统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菜肉蛋奶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认真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理念,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现代渔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推动成立河北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导小组,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着力提升曲周县、宁晋县等7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驿站建设。推广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管理和高效收获全程机械化技术。争创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国家数字农业区域创新中心,推进建设“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智慧农业场景。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聚焦粮油、蔬菜、果品、中药材、奶业、畜禽养殖六大主导产业,一体推进集群、园区、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净菜进京”,着力打造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截至2024年底,我省与北京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0.3万亩,全省蔬菜北京市场占有率达到42.5%。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每年支持建设10个左右农产品加工(中央厨房)园区。截至目前,全省国家级、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95家、1095家。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我省严格落实“早宽简实”要求,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落实促进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10条措施,每个脱贫县培育发展1至2个特色主导产业。2024年我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36元,同比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农村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我省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动村容村貌提升。举办“冀农乐”和美乡村篮球系列赛等活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布局建设33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建设1万个以上和美乡村。


编辑:张玲玲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农业农村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截至2024年底 全省累计建设和美乡村超1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