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阜城县委社会工作部聚焦高龄老人实际需求,精细梳理台账、精准匹配对接,建立“低龄老人结对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帮扶失能老人”等常态化服务机制,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聚焦实际需求,服务更有温度。县委社会工作部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志愿者,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核查+邻里反馈”三维联动方式,全面摸排高龄老人情况,精准建立126份需求台账和163份供给台账,为老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切实增强“老帮老”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阜城镇东安社区,针对老年人买菜难、出行难、情感需求突出等痛点问题,建立了供需“双清单”,推动志愿者与老年人精准结对,提供买菜购物、上门谈心、陪同外出等贴心服务。社区还创新打造了“文化养老+互助服务”双驱动模式,组织70余名退休老人成立“老来乐艺术团”,下设戏曲、演唱、舞蹈、太极等多个表演分队,并设立“每周四固定服务日”,实现才艺输出与情感帮扶双效合一。


整合志愿资源,服务更显广度。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社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及爱心企业,打造特色助老服务体系,组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为抓手,发挥专职网格员作用,动态更新网格内高龄老人信息,精准收集需求并协调活动开展。以低龄健康老人、退休干部、党员等为骨干力量,建立“银龄人才库”,依据志愿者特长和兴趣,组建政策宣传、医疗保健、文体活动、维修维护等多支特色服务队。目前共招募志愿者389人,累计开展生活照料、情感陪伴、健康关怀等各类服务820余次,切实营造了爱老向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细化服务机制,服务更有深度。各社区根据老年人实际状况和需求,推行“红黄蓝”三级服务分类机制:红色为高频需求对象(包括独居、失能等老人),提供每日上门服务;黄色为中频需求对象(如空巢、患慢性病老人),实行每周两次电话联系加一次上门探访;蓝色为一般需求对象,纳入每月定期关怀范围。截至目前,全县已登记红色需求对象71名、黄色需求对象55名、蓝色需求对象175名,实施动态更新管理,确保服务响应精准有效。每个网格小组执行“一日一巡查、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机制,依托“需求清单+服务派单”模式,实现精准对接。


阜城县重点完善“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积分管理、评优表彰,典型宣传、营造氛围”三项机制,持续深化“老帮老”志愿服务。目前,全县已构建起“需求可应、服务可达、情感可依”的养老互助新生态,并将持续优化机制、拓展资源、推进数字化建设,全力打造具有阜城特色、可持续的“老帮老”服务品牌,实现“老人舒心、子女安心、社会放心”的多赢目标。


通讯员:王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