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景县广川镇卫生院的康复训练室里,68岁的高大爷在护工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护工张阿姨轻声指导:“左腿再抬高一点,稳住……”这样的场景,如今成了广川镇卫生院医养区和康复区最寻常的画面。随着“医养结合”模式在广川镇落地生根,越来越多像高大爷这样的农村老人,能在熟悉的家门口,兼顾医疗保障与养老需求,安享晚年时光。
作为“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和首批“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近年来,广川镇卫生院积极探索,科学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的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机融合已初见成效,有效解决老年人群养老与医疗服务的多重需求。
“以前最怕我生病,孩子在外地打工,有病需住院时,孩子从外地往回赶,时间不及时,也得歇班耽误挣钱。”说起过去的日子,在广川镇卫生院医养中心居住的王大爷仍有些感慨。他的老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又因脑梗留下了行动不便的后遗症,既要定期复查、调整用药,又需要专人照护,这让老两口一度陷入两难之中——去城里养老院费用高,留在家里看病又不方便。
这样的困境,也曾是广川镇同样有医养需求的老年人们的共同难题。
现如今,广川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的建议运营,解决了许多老年人的困境。医院通过改造现有病房楼,建成包括中医服务区、心理疏导区、康复服务区等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开放了12张医养床位,旨在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同时,他们还特别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确保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能够便捷地出入各个区域;监控及呼叫系统更是全面覆盖老年人活动场所,确保他们的安全。
“医疗+养老”的融合更是体现在每个细节里,中心配备了专业医护人员和护理员,让老人在这里既能接受慢性病管理、康复理疗等医疗服务,又能享受膳食照料、日常陪护等养老服务。每天早上,医护人员会像在住院部一样查房,为老人测血压、查血糖、调整用药;上午的康复训练时间,理疗师会带着失能老人做肢体锻炼,护士则指导慢性病老人学习健康管理知识;午餐时分,食堂会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定制低盐、低糖的营养餐;傍晚,护理员会陪老人聊天、读报,或是组织下棋、打太极等活动——真正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早转诊、养老不折腾”,把“医疗床”变成“养老床”的贴心服务。
“这里比家里方便,比医院自在。”82岁的张奶奶笑着说,在这里,每天有人提醒吃药、量体温,遇到关节疼得厉害的时候,还能随时到康复大厅做针灸、烤电等理疗项目。孩子们每周来看看就行,不用再为她的生活和安全操心了。
为了让服务更贴合农村老人需求,医院还推出了“弹性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入户搭建家庭病床,提供上门送药、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专家门诊、检查检验等全流程医疗服务,让老年人“医靠感”满满。这种“接地气”的服务,既保留了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又解决了医疗和养老的后顾之忧。
夕阳下,广川镇卫生院医养服务中心的休闲娱乐区内响起了欢快的笑声,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护理员推着轮椅上的老人慢慢散步,远处的厨房里飘来饭菜香……这里,用最贴近家的方式,让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健康的守护和温暖的陪伴,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家门口的养老”从梦想照进现实。
通讯员:付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