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的首个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校园配餐是学校供餐的一种重要方式。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涉及学生超过2.37亿人。近年来,校园餐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有的配餐公司配送的10元钱一顿的午饭十分寡淡,“饭菜稀得像面条卤”“一勺子下去都是汤汁”;有的因配餐公司产能不足,违规分包,配送距离远,导致餐食在保温箱中保存时间过长产生异味……这些威胁学生健康,牵动着家长的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学生在学校吃什么、吃得是否安全健康,是千万家庭牵挂的民生大事。《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的出台正当其时。《指南》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填补了校园配餐领域标准空白,回应了社会对于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的期待。《指南》明确提出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并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的关键操作流程,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等具体要求,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垒、增强全过程监督,规避一些风险隐患,推动校园配餐服务走向专业化、规范化。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的效力离不开合力。配餐企业要严格依照国标自律自查,规范操作流程,严禁违法行为;学校需压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餐食质量的监督,及时收集并向配餐企业反馈学生用餐情况和家长意见;家长可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行使监督权利,维护孩子用餐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对配餐企业进行抽检,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这份国家标准落地见效,守护好校园食品安全,让学生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