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一个平台“链”起187家上下游企业


通过“云租赁”生产设备和车间,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升;通过组团式拼单采购,单家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约6%……枣强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是河北省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去年底,立足当地复合材料产业发展需求,衡水联通联合枣强复合材料协会会长单位恒润集团打造了“复合材料共享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共享智造平台”)。通过集采共享、制造共享、服务共享、创新共享,当地上百家复合材料加工企业“链”在一起,上下游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


6月15日,河北新创玻璃钢有限公司的采购负责人武文生登录共享智造平台,发布采购需求。“以前采购原材料通常都是根据接到的订单小批量多次采购。现在,有了共享智造平台,我们可以跟其他有共同需求的企业一起拼单。”武文生说,入驻共享智造平台以来,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了约6%。另外,通过制造共享功能,企业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约4%。


“传统模式下,中小企业因采购量小面临议价劣势。”衡水联通技术负责人张丹妮说,共享智造平台通过整合上百家企业的采购需求,形成万吨级采购大单,实现规模效应,从而大大提升议价空间。目前,各大原材料供应商在共享智造平台已上线126个复合材料细分品类,通过平台达成的集采交易已有1026笔,订单额超4226万元。


张丹妮介绍,在共享智造平台搭建过程中,衡水联通发挥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构筑5G专网、云平台等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数据为纽带,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产业集群从原材料采购、高端设备调用到订单协同、研发创新的全流程贯通。目前,平台已入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87家。


产品检测周期长、技术人才短缺、研发能力薄弱……一些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设备、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的产品品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恒润集团联合多所院校、机构共建的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资源。这些资源通过共享智造平台进行整合后,已形成1.7万人的“人才池”,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目前,通过专家在线指导、直播授课等形式,平台累计为入驻企业开展了3682人次的技术培训。平台还面向入驻企业开放了11个实验室及53项核心专利技术文档库,涵盖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等关键领域。


以产品检测环节为例,此前,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中小企业往往要拿着样品到专业机构的实验室排队检测。如今,通过技术共享,入驻平台的中小企业不仅培养出了自己的质检技术人员,还可以直接租用恒润集团等企业的检测设备,3小时内就能出具检测报告。检测周期大大缩短,有力帮助企业及时改进产品质量。


共享智造平台不仅通过共享与协同的模式,打破了企业间的壁垒,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也有效提升了大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有的企业设备老旧、产能跟不上,面对订单“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企业订单不稳定,产线利用率不足……单打独斗模式下,一些制造企业常常面临这些困境。


针对这一痛点,共享智造平台整合枣强县9家核心供应企业的设备与车间,出租给中小企业,让闲置设备转起来。目前,平台聚合了9家共享工厂、21个标准化智能车间、176台设备,整体生产能力涵盖12种产品品类。


登录共享智造平台,设备租赁企业信息、共享车间所属企业、各产线设备的运行状态、订单进度等情况一目了然。“为了将企业的订单需求与共享产线进行精准匹配,我们搭建了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所有共享设备的智能在线调用,方便企业‘按需租用’。”张丹妮说。中小企业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一键发布订单,系统就可自动拆分工序,将生产任务派发至空闲产线。


目前,平台已向23家中小企业提供设备与车间租赁共享服务,累计响应736次制造需求、承接生产订单62笔。


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共享智造平台为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未来,衡水联通和恒润集团将发挥各自优势,持续释放平台效能,推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复材产业新生态加速形成。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