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邑县韩庄镇党校的教室里,致富能手李治国站在讲台上,端着育苗托盘,讲述芽苗菜的种植诀窍:“我当年就是靠这个起了家,现在年销售额都过300万元了!”他的《小小芽苗菜 种出大梦想》课程,让学员们热血沸腾。在武邑县,像李治国这样的乡土能人还有很多,他们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在党校里传道授业,带动更多农民提升技能、增收致富,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相对匮乏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引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队伍。近年来,武邑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搭建农村党校平台,整合农业专家、企业家和优秀党员资源,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电商营销等特色课程,打造“理论+实践”“课堂+田间”的立体人才培育模式。截至目前,创建了50所农村党校,累计培养职业农民1.5万余人次,帮助80%的学员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能。他们实施“双增双培”工程,增强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致富能力和带富能力,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再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农村干部,为乡土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强劲的人才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各地要学习先进经验,做好新时代乡土人才工作。要善于挖掘人才,通过走访调研识才、乡镇核查荐才、专家智库评才等形式,让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等各类“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显山露水。要全力培育人才,建立乡土人才培育机制,搭建线上线下培育平台,盘活农技专家、高校学者、农村致富能手等人才资源,做好传帮带,以“领头雁”带动“群雁齐飞”,推动更多农民学技能、增才干,让乡土人才活水充分涌流。要倾心服务人才,协调各方资源,为乡土人才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项目对接等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乡土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在广阔的乡村大地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