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换届选举前期筹备工作是一场精密的战役,而瞄准换届选举“痛点”,强化后备人才培育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因此,基层党委政府必须坚持提前谋划,锚定基层换届目标,聚焦基层后备人才匮乏、能力素质不高等痛点,扎实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为基层换届选举平稳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匠能诲人,不能使人巧”。后备干部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精心雕琢、耐心打磨。创业园街道积极探索多元化培育路径,实践锻炼“墩苗壮根”,让后备干部在基层一线的真实场景中积累宝贵经验,提升实战能力。通过社会化选派与内部挖掘相结合,广泛吸纳优秀人才,为其提供广阔舞台,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磨砺自己,快速成长,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专业培训是提升后备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创业园街道常态化选派村后备人才参加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工作室培训,内容涵盖政策解读、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实用技术等多方面知识,为乡村振兴蓄能。同时,依托街道“半月谈”活动,为后备干部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其上台展示自我,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基层换届选举培养出一支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的后备队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态管理是保持后备人才队伍活力的关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后备人才进行评估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对于表现优秀、能力突出的后备干部,及时提拔到合适岗位,给予施展才华的机会;对于表现一般、存在不足的,加强教育培养,帮助其改进提升;对于不适合继续担任后备干部的,及时调整出库。这种动态管理方式,确保后备干部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基层换届选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栽花”需“育土”,“栽树”需“育根”。后备干部的培养功在平时,重在日常。因此,基层党委政府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工匠精神”雕琢后备干部,为基层换届选举筑起坚实的人才根基。(绵阳科技城新区 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