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聚焦儿童发展和民生需求,近日,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25年衡水市儿童友好“十件实事”,进一步提高城市友好度,切实提升全市广大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推进衡水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十件实事”涉计儿童教育、健康、安全、文化、空间打造等多个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建设海绵科普园。实施雨水回收池基坑的开挖降水及配套水收集处理设备的安装,将海绵城市系统与儿童科普游乐有机结合,打造人水和谐、儿童友好的创新型口袋公园。
在公共场所及设施改造方面,将进行公交站台适儿化改造,对市区136座公交站台进行适儿化改造,确保儿童在等候公共交通时的安全与舒适,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度。推进小区适儿化改造,推进老旧小区设计方案中融入儿童友好内容,合理增加儿童娱乐场所“微空间”。对衡水市博物馆进行适儿化改造,优化博物馆内儿童友好空间布局规划,对博物馆通风、照明、降噪等公共设施及展陈细节进行适儿化改造提升,聚焦儿童、家庭需求优化家庭服务流程,提供线上导览、互动体验等提升儿童服务数字化水平。
在基础教育方面,将实施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提升项目,对15所基础教育学校教辅用房、食堂、操场、运动场等进行改造提升,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缩小基本办学条件差距;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所,结合盘活利用现有民办教育资源等方式,推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2025年新增加学位1.3万个。
在身心健康方面,将为全市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为当年14周岁(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无HPV疫苗接种史的在衡水市就读的女孩,以及户籍在本市但未在本市就读且无HPV疫苗接种史的女孩接种国产2价HPV疫苗。实现市域内14周岁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愿接尽接。同时,推行中小学“阳光课间15分钟”。坚持健康第一、“五育”并举,将义务教育学校课间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引导学生利用课间走出教室,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校活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此外,还将开展衡水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在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三楼设计并施工建设一个现代化、互动式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打造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建设“爱心妈妈小屋”,推进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建设12家“爱心妈妈小屋”,为哺乳期的母亲提供私密、干净、舒适的休息和哺乳空间。
儿童是家庭和城市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衡水各级各部门将着力从儿童友好空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身心健康保障、法治教育等方面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儿童友好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