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柳,百花争艳。近日,故城县组织城区约1000名中小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实现全面发展。
走进青竹博物馆,仿佛踏入一个奇幻的色彩王国。这座以“美术颜料”为主题的知识殿堂展示着世界与中国颜料的发展历程、制作过程,以及青竹企业的成长轨迹。孩子们沉浸在斑斓的多彩世界里,欣赏名家名作,感受色彩的独特魅力。在董子学村,孩子们换上汉服,登上繁露学宫、走进乐乎草屋,学习稽首礼仪、聆听国学课,深刻体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回响。
漫步在古风雅韵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时间仿佛穿越了千年。非遗展馆和乡愁记忆馆诉说着大运河沿线的非遗文化与民俗风情;山西会馆重现了当年故城郑家口作为运河商贸重镇的繁华盛景;郑法祥小剧场讲述了戏曲大家郑氏父子对悟空戏的创新与发扬。在水工智慧馆,通过动画演示和模型互动,孩子们领略到古人治水的高超智慧。在故城县旅游集散中心,孩子们全方位了解了大运河与故城的关系,感受“千年大运河,魅力新故城”的独特韵味,刷新了对家乡的全新认知。
“原来奶牛也有身份证!”在认养一头牛康宏牧场,孩子们围着智能挤奶转盘啧啧称奇。从牧草种植到牛奶产出,从饲料配比到巴氏杀菌,现代化生产链让大家见证了科学养殖的力量。
美不胜收的白墙彩绘街头小景,上面发电、下面养鱼的智能鲟鱼养殖基地……省级和美乡村五户村颠覆了孩子们对农村的想象。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变化,都讲述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故事,令大家感受到和美乡村的独特韵味与蓬勃活力。
近年来,故城县精心打造了“运河古驿”“文墨书香”“工农智兴”“红色征程”4条精品研学线路,并开发了《运河非遗手作》《董仲舒文化讲堂》等17门精品课程,让故城文化成为青少年“行走的课堂”,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00批次,为全县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法,科学开展优质研学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通讯员 梁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