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春寒料峭。上午10时许,位于衡水市深州经济开发区的黎明国际智能家具有限公司门前,一辆商务车稳稳停下,迎来了几位来自京东集团北京总部的工作人员,此行他们肩负着选品重任。



“自打搬迁到深州,我们厂区规模相较于在北京的时候,近乎扩大了3倍,智能化发展也非常迅速。大家看,这边便是我们引进的全自动板式家具标准生产线,论起先进性,在全国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公司总经理张浩满脸自豪,一边热情讲解,一边引领京东工作人员沿着生产线进行参观。只见一台台精密的机械手臂灵活挥舞,精准地抓取、切割、打磨着板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几乎不需要人工过多干预,引得众人连连惊叹。


落户深州5年多,黎明国际一路乘风破浪,产能呈现出逐年飞速攀升的喜人态势。就在年前才正式投入使用的黎明国际企业港,更是一“战”成名,成功拿下了单笔金额高达2896万的最大项目订单。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在整个行业内都备受关注。


“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靠搭上了深州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同心圆’战略部署的这班快车!”张浩感慨颇深,话语间充满对时代机遇的信心。


时间回溯至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实施,北京市随后将家具制造业列入“禁止新建和扩建”之列,“出京”成为黎明国际等首都家具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机遇向来偏爱有准备的城市。


“当时,北京家居企业外迁承接地的竞争非常激烈。”深州市经济开发区招商负责人晏磊回忆往昔,“衡水和深州市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组建起专业的招商团队,一趟又一趟往北京跑,多次与家具行业协会展开对接洽谈。”


然而,摆在深州面前的困难重重——当地家居产业基础薄弱,一切近乎从零开始。深州市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坚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毅然决然地选择“白纸画图、无中生有”,勠力建设一座百企云集、千亿产值的绿色家居产业园,打造全国家居企业布局京津冀的首选之地。


产业蓝图一绘就,发展成效便迅速显现,一家家北京家具企业纷至沓来。


2016年12月,北京家具行业协会与深州市委、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北京·深州绿色家居产业园。2018年3月,位于北京通州区的家具巨头——北京时代文仪家具有限公司完成搬迁,成为首个落户深州的北京家具企业。此后,黎明国际、科宝博洛尼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京企纷纷“抱团”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产品生产转移,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产业升级。


北京博洛尼家居集团将企业向工业4.0智能生产迭代升级的第一个项目放在深州,一期项目投产仅两年便实现产值13多亿元。北京时代文仪家具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至今,年产量提升了一倍,市场竞争力与日俱增。圣奥集团国际智能制造家居北方总部独具匠心,创新建设钢管厂,不仅能为自身产品提供高品质原材料保障,也将进一步完善当地家居产业链……


发展的热度,源于政策扶持的广度与深度。


深州市敏锐把握产业发展脉搏,迅速行动,建立产业缺失环节目录与问题清单,精心绘制“产业链图谱”,展开精准招商,全力补齐产业链短板、强化产业优势。借助入驻企业的强大品牌号召力,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来深投资,共享招商优惠政策,激发产业链聚集效应。同时大力推进原辅材料产业园、家具展示中心、家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物流园等配套服务项目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挂牌成立雄衡协作区深州片区,以智能家居和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园区为重点,积极投身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相继开展“我为深州立新功”活动,2025年启动“我为深州立新功 民生实事年”活动,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深州发展所需,以优质服务和良好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迈向新台阶。


从起初全力“引得进”,到用心“留得下”,再到全方位助力“发展优”,十余年间,深州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产业协同之路。曾经单一的产业外迁,如今已在这片土地上链上开花,形成智能家居制造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该市已成功揽获80余家各类家居及配套企业入驻,其中78家来自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成果显著。各类智能家居产品年生产总量强势突破700万套件,创造出高达36亿元的产值。一套家居,见证了深州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精彩新篇,也勾勒出区域经济融合共进的美好蓝图。